历史: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必修2)
历史:1.1《精耕细作农业生产模式的形成》学案(岳麓版必修2)第5页



【作业】《完全解读》

   【 学案 】 第1课 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体系的形成

  2008.05.25 周一第4节

【学习目标】

  课标:知道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了解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解读: 1、复习中要从生产力角度(重在耕作技术兼顾水利)提纲挈领地概况古代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2、农业是古代世界最重要的生产部门,随着生产工具的不断改进,水利设施的日益完善以及生产组织的小型化,逐渐形成了精耕细作的农业生产模式。以家庭为单位的"男耕女织"式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是中国古代封建社会形态的基础,也是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之一。3、古代中国以先进的农业文明闻名于世,小农经济具有顽强的生命力并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联系古代中央集权制度的形成和近现代的农民革命,加深对这一问题的认识。

【预习*主干】

一、农业的起源

1、 原始农业由采集经济向种植经济发展而来。

2、 原始农业形成了南稻北粟的种植结构

形成了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的产业结构

二、生产工具的改进和水利设施

  时 间 生产工具 水利设施 原始农业 刀耕火种,使用石、木、骨具,"耒耜" 大禹治水 商 周 出现青铜制品,但很少用于农业 春秋战国 铁农具代替了过去石制、骨制工具 芍(que)陂(bei)、都江堰 西 汉 犁壁、铁犁牛耕推广 漕渠、白渠、坎儿井 东 汉 汉明帝时王景治黄 曹 魏 翻车 唐 曲辕犁(标志中国传统步犁的基本定型)

筒车(灌溉用) 三、我国古代的农业耕作方式

1、耕作方式的进步:

(1)原始社会:刀耕火种

(2)春秋战国:铁犁牛耕,此后一直是中国传统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

2、主要生产方式(组织模式):

(1)商周时期:千耦其耘,大规模简单协作(组织模式)

(2)春秋战国时期开始:"男耕女织"式的个体农耕(小农经济)、

3、小农经济(自耕农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