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教案2
2018-2019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子路 曾皙 冉有 公西华侍坐 教案2第4页

中国乃礼仪之邦,称呼人物很有讲究。在古代,知识分子和做官的人,一般都有名和字,名和字在意义上有一定的关联。上级或长辈对下级或晚辈,称呼其名,而下级或晚辈对上级或长辈,只能称其字。称呼名或字,以表示对人的尊敬,以便区分尊卑、长幼。

开头介绍侍坐者的时候,便是"以齿为序",即按照年龄从大到小的顺序,以区别长幼。(尊卑有别,长幼有序)而四子出场的先后却并非"以齿为序",这个问题,等会儿讨论。

文中所写人物,孔子、子路、曾晳、冉有、公西华,他们的性格特征怎么样?请概括。

孔 子:教诲弟子,循循善诱;了解弟子,因材施教;评价弟子,恰如其分。

子 路:直率鲁莽,有勇有为。(子路最初被称为"野人",粗野之人)

冉 有:多才多艺,比较谦虚。

公西华:有外交才能,内向,谦卑。

曾 晳:鲁之狂人(鲁国执政大夫季武子死时,他曾倚门而歌),三子言志之时,他在弹瑟,但"不违古礼"(李零语);据记载,他深居不仕,这里所言之志,深受孔子赞同。

(冉有尴尬场面:冉有当季氏(鲁国执政)的家臣,有一次季氏要干不道的事情--"季氏将伐颛臾",孔子质问冉有为什么不谏阻,冉有说了一大堆这么干的理由,后来被孔子说的没话可说了,塘塞说:这是季氏的注意,我也没有办法啊!孔子极其气愤,骂他是"求":)并对其他弟子说::"冉有非我徒也,汝等可鸣钟鼓而攻之")

文章是如何表现其性格特征的?先概括后分析。

文章通过对动作、神态、语言的描写,来表现人物的性格特征。

孔 子:语言

子 路:孔子的提问刚停止,他就"率尔对曰"(神态),表现出他性格中直率的一面;他的志向与其他人不同,"千乘之国,......且知方也",这是一个强国之志,治理中等国家,使国家强大,并且使老百姓勇敢,懂得是非准则(语言)。表明他有勇气有胆识,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