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
生物:2.3《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的分离》学案(2)(新人教版选修1)第5页

种方法,获得产生淀粉酶较多的菌株。①写出主要实验步骤。②根据诱发突变率低和诱发突变不定向性的特点预期实验结果。

提示:生产菌株在含有淀粉的固体培养基上,随其生长可释放淀粉酶分解培养基中的淀粉,在菌落周围形成透明圈。(2004天津理科综合能力测试)

参考答案:

一、1.C H O 多糖 2.棉花 3.复合酶C1 菜纤维素 葡萄糖纤维二糖

二 1. 刚果红 2.红色复合物,纤维素分解菌,是否产生透明圈

三 1. 纤维素

2〖思考1〗液体,没有添加琼脂成分.

〖思考2〗以纤维素粉为唯一碳源,只有纤维素分解菌才能生存。

〖思考3〗将纤维素粉改为葡萄糖。

  (1)纯度 (3).摇床 混浊(4)参照专题1的稀释操作, (6).透明圈

〖思考4〗尿素分解菌的分离实验流程是将土样制成的菌悬液直接涂布在选择培养基上;本课题通过选择培养使细菌增殖后,再涂布在鉴别培养基上。其它操作基本基本共同。

3填表

染色法 优点 缺点 方法一 颜色反应基本上是

纤维素分解菌的作用 操作繁琐

刚果红会使菌落之间发生混杂 方法二 操作简便

不存在菌落混杂问题 产生淀粉酶的微生物也产生模糊透明圈,

有些微生物能降解色素,形成明显的透明圈。   〖思考5〗在选择培养条件下,可使能够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得到迅速繁殖,而那些不适应这种营养条件的微生物的繁殖被抑制,因此可以起到"浓缩"的作用。

四 1 发酵产纤维素酶 , 液体 发酵和 固体 发酵

2葡萄糖

◇◇ 典例精析

【例1】 解析:纤维素酶只能使纤维素分解,本题中只有C项滤纸条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所以可以将滤纸条分解。

答案:C

启示:酶具有专一性,纤维素酶只能分解含纤维素的物质。

【例2】解析:分解纤维素的细菌能将纤维素分解,则刚果红一纤维素的复合物就无法形成,培养基中就会出现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的透明圈。

答案:C

启示:在合纤维素的培养基中加入刚果红时出现的透明圈,一般是以纤维素分解菌为中心。

【例3】解析:这里选择培养的目的是增加纤维素分解菌的浓度,所用培养基是液体培养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