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案6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案6第2页

1. 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与教师指导结合

2. 多媒体辅助教学法

七、教学过程:

第二节 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进程

-以珠江三角洲为例

[导入新课]

以歌曲"春天的故事"导入。

师:这首"春天的故事"好听吗?

生:......

师:在这个美丽的故事中,记述了一件事情,让我们的祖国从此开始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事情很简单是一位老人在海边画了一个圈。这位老人是谁呢?

(展示邓小平的图)

师:他就是我们邓爷爷。那他又是在哪里画了一个圈有这样的效果呢?

(利用多媒体演示"在珠江三角洲地区画一个圈")

师:就是在我们祖国的南海之滨"珠江三角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以珠江三角洲为例的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的进程。

[进入主题]

一、珠江三角洲的范围和位置

我们首先来认识一下这个圈里的珠江三角洲。

(读图介绍)

珠江三角洲是由组成珠珠江的西江、北江和东江入海时冲击沉淀而成的一个三角洲,面积大约一万多平方公里。位于广东省的东南部,毗邻港澳,与东南亚地区隔海相望。

珠江三角洲有狭义和广义之分,广义的珠三角包括港、澳地区在内,狭义的不包括。这里所

珠江三角洲包括广州、深圳、珠海、佛山、江门、东莞、中山等市的全部和惠州、肇庆两市的部分县、市。

(承转)珠江三角洲的重镇--深圳从昔日的渔港小村发展成为今日的国际化大都市,(展示深圳改革开放之初和现在的图片对比)而今的珠江三角洲已经成为了我国仅次于长江三角洲的城市密集区,工业化和城市化水平的迅速提高有着她特定的国际和国内背景和有利的地理条件。

二、对外开放的前沿

(读 "1970~1990年美国的产业结果变动"图)1970~1990年美国一、二产业比重下降,三产业的比重上升。

1、国际背景--发达国家和地区的产业结果调整

表现:A、第二产业比重下降,第三产业比重上升

B、劳动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下降,技术、知识密集型产业比重不断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