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案6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3教案:4.2区域工业化与城市化—以我国珠江三角洲地区为例  教案6第3页

结果:珠江三角洲承接产业转移获得了发展的契机。

2、国内背景--国家的对外开放政策

正如歌曲所唱的在改革开放的初期我国确立的四个经济特区--深圳、珠海、厦门、汕头有两个都是位于珠三角地区,特殊的经济体制,优惠的政策,良好的基础设施为珠三角承接产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地理条件--良好的区位

地处南部沿海,毗邻港澳,靠近东南亚的区位使本地区得以发挥劳动力丰富、低价低廉的优势,接受港澳的产业扩散并利用贸易通道出口商品。

4、全国最大的侨乡之一

广东的华侨和港澳台同胞利用海外的关系,通过投资、引商、引资,推动珠三角地区经济的发展。

(承转)在这一系列国际国内背景下珠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经济最发达、增长最迅速的地区之一。从经济方面看,珠三角在工业化、市场化和国际化方面走在全国的前面;从城市方面看,珠三角也是中国城市化和信息化水平最高的地区之一。

任何城市都有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珠江三角洲地区也不例外。

三、工业化与城市化的推进

1、工业化进程

(读图4.20)

师:珠江三角洲经济的发展可以划分为那几个阶段,每个阶段的产业状况及变化情况如何?

生:........

时间 1979-1990年 1990年以后 优势 劳动力充足、侨乡、区位 工业实力增强 发展机遇

(国内、国际) 改革开放、发达国家产业结构调整 世界经济全球化、信息化蓬勃发展,发达国家新一轮的产业结构调整 主导产业 劳动力密集型产业 电子信息产业 发展状况 工业增加值相对较慢 工业产值增长快,2002年,珠三角地区的电子信息产业产值占全国1/3,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信息产业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