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3 生物群落的演替 学案
2019-2020学年 苏教版 必修3 生物群落的演替 学案第2页

 化。

(4)人类对群落演替的影响远远超过其他环境因素,因为人类生产活动通常是有意识、有目的的,对自然环境因素、群落内部因素具有促进、抑制、改造或重建的作用;也能通过培育森林、管理草原、治理沙漠等手段建立人工群落,将演替的方向和速度置于人为控制下。

(1)如果时间允许,弃耕的农田总能形成森林。(×)

提示:森林形成必须有适宜的气候条件。

(2)动物群落的演替与光照条件无关。(×)

提示:光影响动物的形态结构和生活习性。

(3)冰川泥上和弃耕农田的演替都是次生演替。(×)

提示:冰川泥上的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4)人类活动使群落演替按照不同于自然演替的速度和方向进行。(√)

(5)演替过程中群落的物种组成不断变化。(√)

群落演替的类型 [问题探究]

一个废弃鱼塘的演替过程如图所示:

(1)说出图中演替过程的正确排序。

提示:丁→甲→丙→乙。

(2)该演替与火山喷发所在地的演替是否属于同种类型?判断的理由是什么?

提示:不属于,两者的初始植被条件不同。

(3)该演替过程中物种丰富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逐步提高。

[讲解归纳]

1.群落演替的概念

(1)概念

在生物群落发展变化的过程中,一个群落代替另一个群落的演化过程。

(2)结果(标志)

①群落在物种组成上发生了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