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动、调节与平衡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1节  第2课时  种群数量的变动、调节与平衡 学案第2页

  

  1.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有哪些?

  提示:种群呈"J"型增长的条件有食物和空间充足、气候适宜、没有天敌等。

  2.试绘制出理想条件下种群"J"型增长时其增长率的变化曲线图。

  提示:

  3.分析种群数量增长呈"S"型的原因。

  提示:自然界的资源和空间总是有限的,当种群密度增大时,种内竞争就会加剧,天敌数量增加,这些原因使种群出生率降低,死亡率增高。当死亡率等于出生率时,种群的增长就会停止,有时会稳定在一定的水平。

  [跟随名师·解疑难]

  1."S"型曲线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特点

  (1)种群数量达到K/2值前,增长速率由0逐渐增大。

  

  (2)种群数量达到K/2值时,增长速率达到最大值。

  (3)种群数量由K/2值→K值时,增长速率逐渐减小,直至为0。"S"型种群增长速率曲线如右图所示:

  2.种群数量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

  两种增长方式的差异,主要在于环境阻力对种群数量增长的影响,按照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它就是通过生存斗争淘汰的个体,可用下图来表示。

  

  3.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

  研究种群数量变化的意义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野生生物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二是农林害虫等有害动物的防治,如下表(以灭鼠及捕鱼为例说明):

灭鼠 捕鱼 K/2(有最大增长速率) 防止灭鼠后,若鼠的种群数量在K/2附近,这样鼠的种群数量会迅速增加,无法达到灭鼠的目的 使鱼的种群数量维持在K/2,捕捞后,鱼的种群数量可以迅速回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