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云霓》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 现代诗歌散文欣赏 散文部分 第四单元 第四单元 《云霓》教案第3页

明确:"云霓"在《云霓》这一文本中,指向六个对象--自然的云霓、一幅画、一册书、一篇序、社会的"云霓"、心灵的"云霓"。

(题目设置初衷:从题目直接入手,而且问题很简单,考查学生筛选信息、概括信息的能力。而且由"云霓"的第一个指向对象"自然界的云霓"可以衔接到第二题的设置。)

(设想:学生可以找出四个对象:自然的云霓、一幅画、一册书、一篇序。剩下两个直抵本文核心,学生初读课文可能概括不出来,希望通过文本分析引导学生最后把"云霓"指代对象找全,并引导学生品味文章虚实相生的手法。)

(教师板书:自然的云霓、一幅画、一册书、一篇序)

2、《云霓》是与1934年的那场大旱有关,找一句话来概述一下丰子恺笔下的1934年是什么样的?

明确:大热的苦闷和大旱的恐慌充塞了人间。(概括:大热和大旱)

(题目设置初衷:考察学生提炼信息的能力,并为下一道品味丰子恺的语言做铺垫。)

四、交流展示:诵读语段,品味语言

1、交流展示:找出描写大热大旱的语句进行赏析,看看丰子恺笔下是如何描述这场大旱的?品味丰子恺的语言特色。

(学生有感情的朗读描写大热大旱的语句,品味丰子恺的语言特色)

(学生边回答教师边板书,不给学生明确答案,言之成理即可)

明确:(1)动词、数量词的巧妙运用。

"太阳每天晒十五小时。寒暑表中的水银每天爬到百度之上。河底处处向天。池塘成为洼地。野草变作黄色而矗立在灰白色的干土中。"形象生动的描写了自然旱荒的景象。

全村男子踏水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展现了人们与当时大热进行抗争的场景。

文中写云霓的变化,一连串动词的运用,形象生动、准确细腻的描写了云霓的变化,突出人们对大旱的恐慌,及求雨若渴的心情。

(2)形象而幽默化的语言

坐凳子好像坐在铜火炉上。按桌子好像按着了烟囱。洋蜡烛从台上弯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