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
2019-2020学年   人教版 必修3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案第3页

     第3章第1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

           教学设计

  一、设计思路

  这一节课内容从植物向光性入手,探究植物向光性的原理。在课前,老师提出预习案,引导组织兴趣小组学生自主探究并进行实验获得实验结果,基本还原科学家发现生长素的经典实验。在课中,兴趣小组汇报课前探究,并提出推论。其余小组根据推论提出新问题,根据问题展开讨论,提出假说、设计实验思路、并进行汇报,各小组间自评、互评,进行实验操作;尝试通过建构生长素的概念来植物激素的概念,并尝试解释植物具有向光性的原因。最后,教师提出问题,在课后,学生继续探究生长素的横向运输和极性运输实验。

  本节将培养学生的问题探究技能、实验操作技能和知识技能完美的融合于高中生物教学中。

  本节课真实的进行了生物学科核心素养的表达:形成生命观念的物质观-植物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是生长素等植物激素;养成科学思维的习惯:判断与概括、演绎与推理、模型与建模、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阐释生命现象和规律;进行科学探究:发现问题、观察、提问、实验设计、方案实施、结果交流与讨论,最终建构生长素等植物激素的概念;承担社会责任:基于植物生长发育是生长素等植物激素调节结果这一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讨论,做出理性解释与判断;关注生物学社会议题,辨别迷信与伪科学;宣传健康生活、关爱生命、保护环境等。

  二、教材分析

㈠教材分析

  《植物生长素的发现》是《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必修3第3章第1节的内容,内容主要讲述生长素的发现历程及介绍植物激素的概念。在结构上承接第二章动物调节,同时又为后面介绍种群、群落、生态系统做铺垫。在本章中,本节内容生长素-是人们发现的第一种植物激素,通过体验其发现历程,学生既可以感悟植物生命活动调节的奥秘,又能认同科学发现的曲折与不易。生长素发现历程中经典实验的再现也能培养学生的理性思维与科学探究能力,本节内容是学习第三章其他内容的基础和过渡。

  ㈡学情分析

植物向光性现象,学生在日常生活中有过接触,具有一定的感性认识,但又缺乏解释现象的科学理论依据;由于高考基本不考查实验操作,各学校普遍不重视学生实验操作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