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第3页

  (2)动物的垂直结构:

  在群落垂直结构的每一层次上,都有特有的动物栖息。有的动物可以出现在几个层次上,但大多数动物只限于在1~2个层次上活动。

  (3)群落垂直结构的意义:

  群落的分层使单位面积上可容纳的生物数目增多,使这些生物充分利用环境条件,大大减弱了它们之间的竞争,使群落保持相对稳定。

  2.群落的水平结构

  (1)群落中各种生物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表现为不均匀性。群落中的生物以斑块出现,不同斑块上生物的种类、数量都有不同。

  (2)动物群落分布不均匀的原因:植物群落水平上的结构有差异。

  (3)意义:生物群落的不均匀性,使群落的稳定性增高。

  

  1.分析群落结构形成的原因。

  提示: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影响植物的分布(垂直、水平)食物决定动物的分布(垂直、水平)。

  2.思考群落中动物的垂直结构与植物的垂直结构有何关系。

  提示:植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垂直分层现象,因为植物的分层现象是由于阳光等因素,动物的分层是由于植物给其提供了不同的栖息空间和食物。

  [跟随名师·解疑难]

  1.群落的垂直结构

  (1)植物的分层分布与光照强度有关。森林植物群落中的光照强度总是随着高度的下降而逐渐减弱。

  乔木层............接受全光照

  灌木层............利用全光照的10%

  草本层............仅利用1%~5%的光照

  苔藓地衣层......仅利用微弱的光照

  (2)动物的分层与其食物及栖息场所等有关。可以说,群落中植物的分层现象决定了动物的分层现象。一方面避免了相互竞争的概率,有利于物种的保存与存活;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对各个层次的资源的利用。

  猫头鹰........................森林上层

  大山雀........................灌木层

鹿、野猪.....................地面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