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第2页

  (4)总结与讨论:比较同一地区不同群落的物种组成差异和辛普森指数差异。

  2.辛普森指数与物种多样性

  (1)辛普森指数越小,生物群落的物种越少;反之,则越多。

  (2)优势种:如果一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生产量大,在群落结构中起主要作用,那么它就成为优势种。

  (3)物种多样性与抵抗外界干扰能力的关系。

  物种数目越多,各物种抵抗外界干扰的能力越强;物种数目越少,各物种的数量很容易受外界条件的干扰而改变。

  

  试分析随海拔高度的增加,物种多样性是否也随之增加?

  提示:随海拔高度的增加,温度逐渐下降,物种多样性会减少。

  [跟随名师·解疑难]

  种群与群落的比较

  

  

  

  

  

种群 群落 区别 概念内涵 一定自然区域内同种生物个体的总和 一定自然区域内各种生物个体的集合 概念外延 种内关系的研究范围,个体之间既有种内互助,也有种内斗争,两者对立统一,共同维持种群的相对稳定 种间关系的研究范围,由不同种群构成,是生态系统的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 联系 群落是占有一定空间的多个生物种群的集合体,这些不同生物种群彼此相互作用,保证群落内的每一个生物种群都比单独存在时更加稳定。群落结构的形成是长期进化的结果,是一个相对稳定的统一整体   

群落的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   [自读教材·夯基础]

  1.群落的垂直结构

  (1)植物垂直结构:

  ①地上分层:各层植物叶片排列的方式,是与森林中光照强度自上而下递减相适应的。

②地下分层:群落的地下分层和地上分层一般是相对应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