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
2018-2019学年北师大版生物必修三 第3章  第2节  第1课时  群落的结构  生物在群落中的生态位 学案第5页

  提示:最可能发生的情况是,通过自然选择,使两个种群的生态位发生分化。

  [跟随名师·解疑难]

  1.群落中的优势种

  群落中可能只有很少的种类能够凭借自己的大小、数量和生产力对群落产生重大影响,即为优势种,其具有高度的生态适应性,能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群落内部的环境条件,影响其他种类的生存和生长。优势种的主要识别特征包括个体数量多,通常占有竞争优势,在群落中常占有持久不变的优势。

  2.捕食和竞争的区分

  竞争是两种生物生活在一起,由于争夺资源和空间等而发生的斗争现象。而且两种生物生活习性越相似,即生态位重叠越多,竞争就越激烈。有可能其中一种生物被淘汰。捕食是一种生物以另一种生物为食的现象,两者相互制约双方的数量,被捕食者不会被捕食者淘汰。

  

群落中的物种多样性   [例1] 下列实例属于生物群落的是(  )

  A.一片森林中的各种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

  B.一个池塘中的各种水生植物和水生动物

  C.一片草地上的各种杂草等植物和兔、鼠、昆虫等动物以及各种蘑菇等大型真菌

  D.一座山上的各种植物、动物、菌类等全部生物

  [精讲精析] 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A、B、C三项都不是所有生物的集合体。

  [答案] D

  [例2] 有关群落中物种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物种多样性可通过辛普森指数来体现

  B.在测定物种多样性时,划定样方的面积视生物密度而定

  C.自然群落中的物种之间相互作用,会使某一物种的个体数量骤然增减或突然消失

  D.自然群落中各个物种数量虽然保持平衡,但总有一个物种数量较多,占据优势

[精讲精析] 辛普森指数是测定群落组织水平的指标之一,辛普森指数大,表示物种多样性程度高;在测定物种多样性时,根据生物的密度划定样方的大小,一般取1 m2或4 m2;自然群落一般包含的物种都比较多,但它们可以通过自我调节而形成一个整体,由此物种的个体数量不易骤然增减,任何一个物种也不易突然消失。在一个自然群落中,总有某些物种的数量比其他物种多一些,如果某一物种不仅数量多,而且生产量也大,则它就成为优势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