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六国论》课例赏鉴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六国论》课例赏鉴第2页

中他的这种风格是否有所体现呢?

生 9:苏洵写作这篇文章和当时的时代背景有关。我们历史课上学过,北宋政治腐败,军事无能,外交上极端软弱。到苏洵生活的年代,北宋每年要向契丹纳银二十万两,绢三十万匹;向西夏纳银十万两,绢十万匹,茶三万斤。这样贿赂的结果,助长了契丹、西夏的气焰,加重了人民的负担,极大地损伤了国力,带来了无穷的祸患。也就是说,当时的北宋四周强敌环伺,政策上求和,积贫积弱,而苏洵正是针对这样的现实撰写《六国论》的。

师:说得好,"文章合为时而著",苏洵的这篇文章,既是史论,又是策论。这也为我们带来一点写作上的启发:任何文章的写作都要有一定的写作目的,有的放矢才能掷地有声。

师:同学们,我们昨天还给大家发下了另外两篇《六国论》,大家课下应该作了充分的预习,下面我想请大家来作一个比较阅读。"一门三父子,都是大文豪。诗赋传千古,峨眉共比高"的三苏同题作文,古今已成佳话,足以让我们产生兴趣。苏洵的我们已经探究过了,我们再来看苏轼的,这一篇选自《志林·论古十三首》,原先作《论养士》,后来郎晦之的《经进东坡文集事略》将其改作《六国论》,下面谁能概括一下苏轼《六国论》的主题?

生 10:东坡先生的《六国论》开篇先谈"春秋之末,至于战国,诸侯卿相皆争养士自谋",后面谈到"六国之君,虐用其民,不减始皇、二世,然当是时,百姓无一人叛者;以凡民之秀杰者,多以客养之,不失职也",就是说六国得以暂时生存,还是因为善待了"士"。

生 11:苏轼接下来是谈秦国"堕名城,杀豪杰,民之秀异者散而归田亩","纵百万虎狼于山林而饥渴之,不知其将噬人",就是说,秦国不善待士,所以导致了灭亡。结合前一部分,作者采用了对比的方法,归结出六国得以暂存和秦之速亡的原因在于是否"养士"。

师:两位同学概括得很好,苏东坡从养士的角度谈论六国与秦,他为什么选择这个角度呢?难道也和北宋与辽、西夏的战争有关?

生 12:我觉得不是,苏轼的文章角度还是和他个人对北宋朝廷轻视文化、轻视知识分子有关。作为知识分子的代表,他是在大声疾呼提高知识分子待遇呢!(生笑)

师:好的,苏轼侧重谈"士"。(板书)你是如何看待苏轼的这篇文章的呢?

生 13:我觉得从知识分子的角度来谈六国暂存和秦国灭亡只能算是他自己选取的一个角度,

但不应该成为历史的原因。历史的原因我们都知道,生产力、生产关系的变化,历史前进的脚步是不可阻挡的!(生鼓掌)

生 14:另外我还觉得苏轼有点自视清高,瞧不起劳动人民,这个肯定是不对的。大家看"其力耕以奉上,皆椎鲁无能为者,虽欲怨叛,而莫为之先",就是说老百姓都是傻子,没有改变历史的能力,这就是低估了人民群众的力量。

师:好,这一点我同意。苏轼的文章大家读得很好,利与弊都已经有所了解,下面哪位同学能再说说苏辙的《六国论》?

生 15:我觉得苏辙的这篇《六国论》抓住了"天下之势"这个重点,论述了后方四国应全力支援前方的韩、魏而团结摈秦的观点。他说"夫秦之所与诸侯争天下者,不在齐楚燕赵也,而在韩魏之野",而天下之诸侯,莫知"厚韩亲魏以摈秦",所以最终导致了失败。

生 16:他的观点主要还在于第一段:"常为之深思远虑,以为必有可以自安之计。盖未尝不咎其当时之士虑患之疏,而见利之浅,且不知天下之势也。"就是说,苏辙认为当时的人们最主要的是没有看清天下的形势,这是一句提纲挈领的话。

生 17:我觉得韩魏两国处在秦与其他四国之间,犹如一道壁垒,阻挡住秦国进军中原的道路,如果韩魏借了秦国土地,"而使秦人得出入于其间"这就是不知天下之势;四个国家不知道韩魏对于自己国家生存的重要性,不知"休息于内,以阴助其急",这其实也是楚齐燕赵四国不知天下之势也。

师:说得非常好!"势"是这篇文章里重点谈论的内容,(板书"势") 如果结合作者写作的时代背景,你认为苏辙《六国论》的写作目的是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