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23.马说》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23.马说》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马说》大约作于贞元十一年(795)至十六年(800)间。当时,韩愈初登仕途,很不得志。曾三次上书宰相要求擢用,但"志不得通""足三及门,而阍人(守门人)辞焉"。韩愈从自己的切身经历中,深感朝廷对下层知识分子不公,于是联系当时统治者压抑人才的情况和自己身居下位的处境,写了这篇文章。 "说"是古代的一种文体,可以发表议论,也可以记事,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当它发表议论时,非常重视文辞的力量,常逞其千回百折之力,极尽嬉笑怒骂之能事,跟现代的"杂文"大体相似。"说"就是"谈谈"的意思,比"论"随便些。 祇(zhī) 骈(pián) 槽枥(cáo lì)

粟(sù) 奴隶(lì) 食马者(sì)

外见(xiàn) 无马邪(yé) 祇:只是。

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犹,尚且。

执策而临之:面对。

呜呼:表示惊叹,相当于"唉"。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同"饲",喂)

才美不外见(同"现",表现)

食之不能尽其材(同"才",才能)

其真无马邪(同"耶",表示疑问,相当于"吗") 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古义:这样之后今义:连词,表示一件事情之后接着又发生另一件事情)

一食或尽粟一石(古义:有时今义:或者,或许)

是马也(古义:这样今义:判断动词)

安求其能千里也(古义:怎么今义:安全,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