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23.马说》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23.马说》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一词多义

词类活用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形容词用作动词,受屈辱)

一食或尽粟一石(形容词用作动词,吃尽)

策之不以其道(名词用作动词,用鞭子驱赶)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数量词用作动词,行千里)

食之不能尽其材(形容词的使动用法,使......尽,竭尽) 文言句式 倒装句:

马之千里者(定语后置,应为"千里之马者")

祗辱于奴隶人之手(状语后置,应为"祗于奴隶人之手辱")

省略句:

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也"前面省略宾语"它")

策之不以其道(省略主语"食马者")

新课导入 伯乐相马的故事古已有之,本文作者韩愈借千里马的不幸遭遇发出不平之音,激起了古今许多有才之士的共鸣。下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去看看作者是怎样"说马"的吧。 新课展开

【朗读课文,翻译重点句子】

1.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2.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

3.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不以千里称也。

4.其真无马邪?其真不知马也。

5.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参考译文:

1.喂马的人不懂得要根据它日行千里的本领来喂养它。

2.日行千里的马,一顿有时能吃下一石粮食。

3.只是辱没在仆役的马夫手中,和普通的马一起死在马厩里,不会因为它能日行千里而著称。

4.难道真的没有(千里)马吗?其实是他们真不识得千里马啊!

5.鞭打它,不能按照驾驭千里马的方法;喂养它,又不能充分施展出它的才能;马嘶鸣,却不能通晓它的意思。

【通读课文,整体感知】

1.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2.千里马的悲惨遭遇是:祇辱于奴隶人之手,骈死于槽枥之间。

3.千里马被埋没的根本原因是:食马者不知其能千里而食也。

4.千里马被埋没的直接原因是: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

5.食马者"不知马"的具体表现是: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再读课文,理解内容】

1. 课文第一段主要写什么?

说明伯乐对千里马的命运起着决定作用。

2. 文章首句是发人深省的警句,是感慨万千的名言。那么,你们说说到底是先有伯乐,还是先有千里马?作者为什么要这样说?

应该是先有千里马,后有伯乐。因为存在决定意识,伯乐善相马的知识和经验,必须从社会上(或自然界)存在着的大量的千里马身上取得,然后逐渐总结出来。但是因为世上有伯乐这种知识和本领的人实在太少了,所以作者要这样说。强调伯乐能识马,如果不被伯乐识别,千里马就会被埋没。

3. 课文第二段说明了什么?

分析千里马被埋没的原因,进一步说明,千里马没有遇到伯乐,无法施展才华。为千里马被埋没鸣不平。为千里马得不到应有的待遇而感到同情和惋惜。

4. 第三段中连用三个"不"字,将"食马者"的平庸刻画得入木三分,这是一种什么表现手法?句中三个"之"字的用法是否一致?

排比的修辞手法,刻画"食马者"的浅薄愚妄。三个"之"字用法不同。

【默读课文,探究主题】

1.总结全文:本文通篇不离马,难道仅仅只是写千里马吗?

《马说》通篇用的是托物寓意的写法,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作者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全文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2. 本文的"千里马""伯乐""食马者"各比喻什么?

"伯乐"指能识别人才的统治者。"千里马"指封建社会那些被埋没、遭摧残的怀才不遇的贤能志士。"食马者"是指愚昧无知的统治者。

3. 本文通过描写千里马的遭遇,表达了韩愈怎样的思想?

以千里马不遇伯乐,比喻贤才难遇明主。希望统治者能识别人才、重用人才,使他们能充分发挥才能。寄托作者的愤懑不平和穷困潦倒之感,并对统治者埋没人才、摧残人才进行了讽刺、针砭和控诉。

【诵读课文,品析语言】

  体会本文简练、含蓄的特点。

  托物寓意的写法有一个显著的特点,就是寓深刻的思想于具体形象之中,言在此而意在彼,有咫尺论万里之势。文章语言简练,三个"也"字举足轻重。七个"不"字别有韵味。"食不饱,力不足,才美不外见,且欲与常马等不可得......""策之不以其道,食之不能尽其材,鸣之而不能通其意",七个"不"字如江河直下,将"食马者"的平庸浅薄写得淋漓尽致。

【课堂讨论,拓展延伸】

  如果你是一匹"千里马",在今天的社会中你会把"世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的名言作为自甘沉沦,一味埋怨环境的挡箭牌吗?如果未被发现怎么办?(作者看来,伯乐更重要,因为先有伯乐,然后有千里马)

  不会,尽管人才需要别人赏识,需要有机会施展自己的本领,但作为千里马的人才应该主动创造环境,要给点阳光就灿烂,没有阳光也要自己发光。相信只要是金子,总会闪光的。毛遂自荐的方式。把自己的才华积极主动地呈现出来。可以暂当卧龙,等待机遇一举成名;"树挪死,人挪活",换个环境,打造新局面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