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人教版《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人教版《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安魂曲 作于1791年,是莫扎特最后的作品。 直到去世,莫扎特也没能完成这部富于人道主义色彩的作品,最终由他的学生苏斯迈尔根据他留下的手稿续完。莫扎特一生直到穷极潦倒之时,在他的音乐中也一直没有痛苦,而只有纯净的欢乐。这部临终前的作品仍是如此,只有那种天国的光芒照耀着他的感觉。

  曾参

  曾参(前505年一前463年),字于舆,生于鲁国南武城 (今山东嘉祥人)。曾参16岁拜孔子为师。由于他刻苦好学,造诣很深,成为孔子的得意门生。他著有《大学》,《孝经》两书,被后世视为儒家经典,尊其为"宗圣","述圣"。曾参传业于子思,子思传业于孟子,形成著名的"思孟学派"。

3.检查预习

(1)订正字音

崇拜(chóng) 伤痕(hén) 中伤(zhòng) 塑像(sù) 遁词(dùn) 哑口无言(yǎ)

鲁钝(dùn) 自暴自弃(qì) 走投无路(tóu) 玄奘(zàng) 懦夫(nuò) 屋檐(yán)

樵夫(qiáo) 豢养(huàn) 陡然(dǒu) 烟囱(cōng) 繁殖(zhí) 灌溉(guàn)

  中伤(zhòng) 恶语伤人(è) 调查(diào)

中间(zhōng) 恶心(ě) 调整(tiáo)

 (2) 词语释义

  中伤:诬陷或恶意造谣,旨在毁坏人的名誉。

  画龙点睛:多比喻写文章或讲话时,在关键处用几句话点明实质,使内容生动有力。

  遁词:指理屈词穷或不愿吐露真意时,用来支吾搪塞的话。

  鲁钝:愚笨,不敏锐。

  哑口无言:像哑巴一样说不出话来。形容理屈词穷的样子。哑口:像哑巴一样。

  道统:是儒家传道系统的一种说法。

  自暴自弃: 自己瞧不起自己,甘于落后或堕落。暴:糟蹋、损害;弃:鄙弃。

  走投无路:无路可走,已到绝境。比喻处境极困难,找不到出路。投:投奔。

  众叛亲离:众人反对,亲人背离。形容完全孤立。叛:背叛;离:离开。

  懦夫:软弱无所作为的人。

三、合作探究

(一)整体感知

  1.本文批驳的论点是什么?作者的论点是什么?

  答案示例:本文作者通过运用典型事例和名言警句对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进行了有力的批驳,从而得出了"处处是创造之地,天天是创造之时,人人是创造之人"的结论。强调创造是人类发展的强大推动力,激励我们发掘潜能,创造美好未来。

  2.这篇文章的层次结构是怎样的?

  答案示例:第一部分(1-3段):由艺术家造石像谈起,引出教育家的创造不同于前两者,"所要创造的是真善美的活人"。

  第二部分(4-10段):作者罗列出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以一连串的不可争辩的实例,一一予以反驳,从中确立起"人人是创造之人"的观点。

  第三部分(11-15段):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

第四部分(16段):作者以排比的手法,鲜明地指出"死人才无意于创造",只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