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人教版《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新人教版《第20课:创造宣言》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是一个"活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这样的结尾富有感召力。

(二)研读分析

1.突破重难

  (1)第一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什么?

  答案示例:美术家(罗丹)一面造石像,一面崇拜自己的创造;作者认为教育的最大成功是:学生先生合而创造出值得彼此崇拜之活人。

  (2)第二部分涉及的人和事有哪些?文中批评了哪五种"不能创造"的错误观点?作者得出的结论是什么?

  答案示例:八大山人朱耷挥毫画几笔便成为一幅名贵的杰作;法国企业家雷塞布竟能在沙漠中造成苏伊士运河;不识字的惠能据说本是目不识丁的樵夫,偶听人讲经,顿悟佛理,后来成为禅宗的南宗开创者;遭遇八十一难之玄奘,毕竟取得佛经......

  作者用这些例子来驳斥五个错误观点:①环境平凡不能创造,②生活单调不能创造,③年纪大小不能创造,④太无能了不能创造,⑤陷入绝境不能创造。

  说明处处都需要创造,天天都有创造的机会,人人都可以创造。这种论证方法是驳论文章的写法。

  (3)从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作者的感情是怎样的?哪些句子明显表明了作者的感情?

  答案示例:作者渴望创造,热切呼唤"创造之神,你回来呀!只要你肯回来,我们愿意把一切--我们的汗,我们的血,我们的心,我们的生命--都献给你。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4)东山樵夫的故事是怎样的?这个人物还让你想到谁?这个故事说明什么?

  答案示例:他将泰山的茅草连同树苗带回家里焚烧取火,以东山樵夫的故事为喻,说明丧失创造力的可悲下场。想起了相比之下富有创造精神的愚公。

  (5)文章题为《创造宣言》,那么作者的宣言是什么?

  答案示例:作者在文章结尾,充满激情地道出:"只要有一滴汗,一滴血,一滴热情,便是创造之神所爱住的行宫,就能开创造之花,结创造之果,繁殖创造之森林。"

2.写法探究

  文章主要采用了哪种表达方式?请结合课文加以分析。

  答案示例:文章主要运用了叙议结合的表达方式。记叙主要指文中摆出具体事例时所运用的表达方式。议论则是对事例进行分析或表达观点时采用的表达方式,如批驳了第二个错误观点后的简单总结,又如批驳了第五个错误观点后的分析。

四、课堂小结

  同学们,大家看到了,也听到了许多环境不如我们,健康不如我们,或者和我们一样平凡的人,都创造出了自己的不平凡的人生。所以只要我们有勇气,有自信,敢创造,同样也能书写出属于我们自己精彩的人生篇章。当然,正如陶行知先生在文中所言,除了勇气、自信之外,要创造还得有智慧。而智慧,主要就来源于学习。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努力,为将来更好地创造奠定厚实的基础。

五、练习设计

请完成本课对应训练。

六、板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