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4.5熔化与凝固》教案教学设计
浙教版七年级上册科学优质课《4.5熔化与凝固》教案教学设计第4页

一、物态变化

体验:(1)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2)将冰棒放在空烧杯中,过一会儿,你能发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发现烧杯中只剩下半杯糖水。

这些现象可以说明物质的状态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的状态不是一成不变的。当物体温度发生变化时,物质的状态也往往发生改变。

3.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二、熔化和凝固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提出问题:怎样才能使它们会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解决这些问题需要通过实验进行探究。

实验──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介绍实验装置,强调酒精灯和温度计的用法。

酒精灯的使用:1.不能用一只酒精灯去引燃另一只酒精灯;2.用外焰加热;3.用完酒精灯必须用灯盖盖灭。(不能用嘴吹)

进行实验:

(1)四个同学为一组,注意做好分工,每个同学明确自己的任务。

(2)组装实验装置:把硫代硫酸钠和石蜡分别装入两个试管中,并插入温度计,再把试管按图示装置固定。往烧杯里倒入冷水,使水位高于装固体颗粒的那部分试管。用酒精灯分别给两个烧杯加热,观察两试管内固体熔化情况,并每隔1分钟记录一次温度计示数,直到固体完全熔化。

(3)第1小组探究海波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40℃开始计时,每隔0.5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4)第2小组探究石蜡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要求从50℃开始计时,每隔1分钟读取一次温度值,观察物质状态,把数据填入记录表,并在坐标纸上描出对应的点。

分析与论证:

请同学们根据海波和石蜡加热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情况,并结合自己实验分析一下,海波和石蜡熔化过程有什么特点?从中可以找出什么规律?

总结:海波在熔化前温度升高,在熔化中温度不变,在熔化后温度继续上升。石蜡在熔化前、熔化中、熔化后三个阶段的温度都在上升。

评估:

现在我们回想实验过程,有没有可能在什么地方发生错误?相互讨论你们进行论证的根据充分吗?实验结果可靠吗?

交流与合作:

与同学们进行交流。看看你们的结果和别的小组的结果是不是相同?如果不同,怎样解释?写出实验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