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 教案
2018-2019浙科版必修一 细胞呼吸 第一课时 教案第3页

一、细胞呼吸与糖的氧化

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的区别和联系 【提问】"细胞呼吸"与我们通常所说的"呼吸"是一回事吗?(可以带学生回忆人体呼吸的过程,让学生比较呼吸与细胞呼吸的不同。)

【提问】那么,细胞呼吸的过程又是如何发生的呢?细胞呼吸的实质又是什么呢?

【讲述】细胞呼吸必须有氧参加,氧气把糖分子氧化成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能量。反应如下: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创设情境】但是,早在18世纪法国化学家拉瓦锡(A.L.L avoisier)就发现木头燃烧也需要氧,发生的也是类似的反应,并且把细胞呼吸比作碳和氢的"缓慢燃烧过程"。

【提问】拉瓦锡的这一说法有道理吗?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有什么区别和联系呢?

【指导学生交流】演示木头燃烧的实验,指导学生联系细胞呼吸的概念,比较细胞呼吸与木头燃烧的异同点。

【提问】那么,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有多少呢?

每个ATP分子中的能量大约是一个葡萄糖分子中能量的1%,细胞中每氧化1个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约38个ATP分子。所以,细胞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效率大约为40%。与现有的机械相比,这是很高的效率了。例如,传统的蒸汽机,能量转化效率只有8%,现代化的汽车引擎,能量转化效率也只有25%左右。

【讲述】2、联系:在化学中我们知道,物质得电子或[H]称为被还原,失电子或[H]称为被氧化。葡萄糖分子与氧反应的方程式如下:

糖分子失去氢原子

C6H12O6+6O2→6CO2+6H2O+能量

氧分子获得氢原子

【指导学生交流】分析在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得失电子情况。

【讲述】从上述的方程式中,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在木材燃烧的过程中还是在细胞呼吸的过程中,都是糖分子失去氢原子,氧分子获得氢原子,也就是在这两个个过程中都是糖被氧化了。

所以无论是木材的燃烧还是细胞呼吸,反应的实质是一样的,都是纤维或葡萄糖的碳氧化为二氧化碳,其中的氢被氧化成水。

【提问】那么细胞呼吸又是如何缓慢而又有效地释放其中的能量的呢?

【讲述】细胞呼吸是细胞内一系列由多种酶参与催化、有控制的氧化还原反应。我们可以将反应划分为三个阶段:糖酵解、柠檬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 回忆旧知,小组讨论、交流、比较,最后得出结论。

启发学生对比燃烧有机物释放能量和细胞内利用有机物中释放能量之间的差异,产生认知冲突,提高思维兴奋性。

通过形象地比喻,启发学生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计算、分析得出:细胞呼吸中葡萄糖的能量利用高。

结合化学基础知识,组织学生讨论,分析细胞呼吸过程中,物质的得失电子,启发学生深入理解细胞呼吸的实质。

学生分析问题,使学生能从整体上把握细胞呼吸。 二、细胞呼吸从糖酵解开始

柠檬酸循环

电子传递链 【背景介绍】糖酵解名称的由来,是因为动物进行呼吸作用时候,首先利用糖元作为呼吸基质,把它转变成葡萄糖,然后葡萄糖在无氧条件下进行分解而生成乳酸,所以这个过程称为糖酵解。

【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得出以下结论:

1、场所:细胞质基质

2、过程:一个葡萄糖分子转变为两个丙酮酸

3、产物:2个丙酮酸、2个ATP、2个NADH

糖酵解的全部反应如下:

C6H12O6+2NAD++2ADP+2Pi→

2CH3COCOOH+2NADH+2H++2ATP

【介绍】NADH是一种还原型辅酶,氧化形式为NAD+,是氢的载体,在电子传递链中将被氧气。

【讲述】我们前面讲到,细胞中每氧化1个葡萄糖分子,可以合成约38个ATP分子。而在糖酵解过程中只产生2个ATP,所以葡萄糖分子中的绝大部分化学能仍存在于丙酮酸中。

【提问】那么丙酮酸中的能量又是如何进一步释放出来呢?

【讲述】丙酮酸形成后,然后进入线粒体。

(可帮助学生回忆线粒体的结构以及物质的跨膜运输的方式,以加深理解。)

【提问】二碳单位然后进入柠檬酸循环,那么柠檬酸循环又是怎样的一个循环过程呢?

指导学生结合教材图示阅读,组织学生讨论、交流。得出以下结论:

1、柠檬酸循环:二碳单位与一个C4酸合成为一个C6酸,即柠檬酸。然后柠檬酸经两次脱羧,丢掉两个二氧化碳,又形成一个C4酸,于是柠檬酸循环的第二轮开始。通过柠檬酸循环,将所有的丙酮酸源源不断地转变为CO2,释放到细胞之外。

2、场所:线粒体

3、产物:3个CO2、1个ATP、4个NADH、1个FADH2

【介绍】FAD是另外一种辅酶,氧化形式为FAD,还原形式为FADH2,FADH2和NADH都的氢的载体,它们携带氢参与电子传递链。

【提问】那么,大家计算下,1mol葡萄糖经过彻底地氧化可以产生多少ATP呢?

【分析】糖酵解过程产生2molATP,柠檬酸循环产生2molATP,所以整个过程直接产生的ATP很少,只有4mol。

【分析】这些没有释放出来的能量暂时储存在了NADH和FADH2这两种辅酶中。

【提问】那么,1mol葡萄糖经过彻底地氧化又可以产生多少NADH和FADH2呢?

【分析】糖酵解过程产生2个NADH,柠檬酸循环,包括丙酮酸的脱羧反应过程共产生8个NADH和2个FADH2。所以1mol葡萄糖经过彻底地氧化分解可以产生10molNADH和2molFADH2。

【思考】电子传递链的组成是什么?电子传递链存在于何处?电子最终传递给了什么物质?这一阶段产生了多少mol的ATP?

学生回答、教师归纳。

【讲述】每氧化1mol葡萄糖可以合成约38molATP。糖酵解过程产生2molATP,柠檬酸循环产生2molATP,那么,应该有34molATP在此阶段产生。

【小结】教师设计表格(以一个葡萄糖分子的氧化分解为例)

条件 场所 产物 糖酵解 有氧时 细胞质基质 2个丙酮酸,2个ATP,2个NADH 柠檬酸循环 有氧时 线粒体基质 6个CO2,2个ATP,8个NADH,2个FADH2 电子传递链 有氧时 线粒体内膜 6个H2O,34个ATP 总反应式:C6H12O6+6O2 -→6CO2+6H2O+能量:释放的能量一部分贮存在AT P中,其余的以热能形式散失。 学生带着问题阅读,组织学生讨论得出糖酵解的场所、过程及产物,最后总结出糖酵解的总反应式。

可制作相应课件,观察多媒体展示。

指导学生阅读,组织学生讨论、交流。

计算、分析。

带着问题阅读。

组织讨论、回答。

学生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