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青藤叶 教案3
2018-2019学年鲁人版必修三 最后的常青藤叶 教案3第3页

师:大家觉得分析得好不好?

生:好!(掌声)

师:不知这一组的其他同学有没有补充?

生:我们有补充。刚才同学只是根据课文分析了为什么能画,但我觉得贝尔曼之所以画

出的是杰作,是因为这片叶子的意义不一样?

师:有什么不一样?

生:这一片叶子是贝尔曼用生命换来的。

师:很好!刚才我发现第三组的同学跃跃欲试,你们有什么见解要发表吗?

生:绿叶是一个鲜活的精灵,一份无拘的自由,一份舞动的乐章,它是希望的曙光,信心的象征。(掌声)

师:真是锦口绣心呀!小组还有补充的吗?

生:寒风吹彻,生命之叶永不落!贝尔曼并没有死,他的灵魂,他的希望,他整个的生命之光全集结在这片叶子上了。这最后的一片叶子,这凄风苦雨中的叶子,也是贝尔曼颠沛流离坎坷一生的最后一个亮点!琼珊终于认识到"生命将和藤叶一起终结"是那么可笑,她又充满了对生命的希望!(掌声)

师:说的太精彩了!这篇小说的题目其实有几种不同的版本,比如《最后一片叶子》、《两个病人》、《绝处逢生的琼珊》,为什么我们的编者会选择《最后的常春藤叶》?

生:"常春"二字有着深刻的含义。这片叶子是病人"生"的希望和信念,是崇高的爱心的付出,是自我牺牲精神的体现,是真善美的丹青,更是人生最精彩的杰作!它维系着两个人的生命,它是一个人生命的寄托,更是一个人生命的奉献。生命固然不能永恒,但绿色是永恒的,人类的真善美的精神是永恒的!而其他题目都不能体现这么深的含义。

师:我提议为他们小组鼓掌。(急烈的掌声)同学们讨论理解都很深入,不仅紧密结合文本,抓住了要害,而且有不少创造性的发现。从大家的分析看,我想问大家这篇文章的最重要的情节在哪一部分?

生:文章的末尾。(大声)

师:恩。哪位同学来读下?(随便指一位同学)

生:没有。(生笑)

生:(沉默片刻后补充)作者并没有实写这一情节,只是通过医生、苏艾的口说出的。

师:刚才真替你捏把汗,脑筋转得快啊。可大家看如此重要的情节不仅放在结局而且没有写出,这样突然冒出,合理吗?

生:并不是突然冒出!

师:为什么这样说呢?

生:因为前文写到"他老是说要画一副杰作,可是始终没有动手"、"老是唠唠叨叨地谈着他未来的杰作"。寄托琼珊的希望的叶子正好为他提供了机会。

师:大家觉得信服吗?

生:(迫不及待地站起)记得刚开始第一组一位同学好象说到在这一"艺术区"一个"穷"字了得,他们有着共同的境遇,并且有着深厚的友谊,书中30节"极端瞧不起别人的温情,却认为自己是保护楼上两个青年艺术家的看家恶狗","愿意为你效劳"等就是明证,这可以说是贝尔曼画杰作的情感基础。

生:我想打断下,苏艾和琼珊感情更好呀,苏艾也可以画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