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蒹葭》教案教学设计
部编本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精品《蒹葭》教案教学设计第2页

 同学们,你们真正做到了神思飞扬,浮想联翩。从大家的话语当中,我们能感受到这不仅仅在写一个凄美的故事,还描绘一幅朦胧而美丽的图画!正如诗人王维所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 《蒹葭》之所以成为经典,正因为这既是一首诗,也是一幅精美的图画。

接下来请一位同学带着自己的想象,有感情地朗读全诗。

咬字清晰,饱含感情,有声有色,掌声鼓励一下。

2.在这幅精美的画面中,诗人一路艰辛,却依然执着追寻,而那身影却始终都是可望不可即,在这个过程中,诗人通过重章叠句反复咏叹,他的感情又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呢?请同学们归纳一下。

明确:诗人啊,我认为

你在第一章抒发了对伊人_热切憧憬_的感情。

你在第二章抒发了对伊人_焦急怅惘_的感情。

你在第三章抒发了对伊人_空虚失落_的感情。

学生各抒己见,并根据自己的理解进行创造性朗读。

小结:(老师出示自己的理解)同学们读得太好了,读出了自己的理解,读出了自己个性。而老师认为,诗人在第一章抒发了对伊人的热切憧憬,第二章抒发了追寻伊人的焦急怅惘,第三

章抒发了自己内心的空虚失落。诗人通过反复咏唱,感情逐渐浓郁,表达了自己追寻伊人的执着坚毅与怅惘感伤。

同学们,你们能不能把这种感情变化读出来呢?我们就来试试,读出诗人的热切憧憬、焦急怅惘和空虚失落。齐读。

要是我们真能穿越时空回到2500年前的秦地,我们一定要问问这位诗人,刚才我们倾情的朗读是否读出了你的心中所想,是否引起了你的共鸣呢?

四、与诗人探讨--大胆地赏读

同学们动情的朗读让我想和诗人探讨一个问题,我想对诗人说:诗人啊,这位伊人让你魂牵梦绕,不辞艰辛地执着追寻,在你心目中,她究竟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

因为年代久远,我们无法确切地考证伊人的具体含义。但是每个人都可以对她进行独特的解读。同学们,在你的心目中,伊人又是一个怎样的形象呢?请让自己的神思再次飞扬起来,大胆地谈谈你的看法,并说明理由。同桌间先相互交流一下。

(提示:是男?是女?他(她)的容貌?衣着?气质?会不会是某种事物??鼓励多种理解) 明确:"在水一方"揭示了距离,伊人给人一种朦朦胧胧的感觉。

"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是寻求伊人艰难长途,突出伊人的魅力之大。

"伊人"之境让我们感到美好事物乃是一个若有若无、可望不可及的影子。

伊人可能是一位美丽的女子,因此诗人才会在河上艰难而执着地追寻。

你通过哪些地方看出来的?

诗人并没有明确写出伊人的形象,而是通过环境描写表现她的美,表达对她的爱意。诗中借景抒情,触景生情,这是一种"比兴"手法。

小结:真是"有一千个读者就有一千个哈姆雷特",同学们都说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其实,古往今来人们对伊人的含义就有多种解读(幻灯片展示)。

附:伊人一词有多种含义:

(一)伊人,指与诗人关系亲密、为诗人所崇敬和热爱但一刻也不曾忘怀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