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2.8《游褒禅山记》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1)
语文:2.8《游褒禅山记》学案(1)(旧人教版必修1)第2页

  1. 本文是怎样把治学的道理寓于记游的过程中的?

  这篇文章以记游为载体,因事说理,生发议论,阐释学人治学的道理。这从文章的组织结构上也可以看得出来,如文章开篇对华山、慧空禅院、仆碑的由来的考释,就不似一般的写景文字,而是具有学人的实证精神。又如文中写游华山后洞的经过,先写后洞幽深、昏暗、寒气袭人,次写景色越进越奇,再写游者越深越少,又写"有怠而欲出者"要求出来,作者遂与之俱出,最后写既出之后悔恨未能极尽游览之乐。记游部分依次写来,尽陈所见,波澜起伏,这自然是写景的妙笔。但作者意在以探幽寻胜比喻学人治学,入之愈深,则所获益精,只有不屈不挠地深入探索,才能获得成功,达到"世之奇伟、瑰怪、非常之观"的至高境界。正如《古文观止》的编者所说:"一路俱是记游,按之却俱是论学。古人诣力到时,头头是道。川上山梁,同一趣也。"作者最后写倒在路边的碑,"其文漫灭,独其为文犹可识,曰'花山'"。并从而考究今人读音之误,与篇首相呼应,结构严丝合缝,脉络清晰。

  2. 判断句在本文中是如何呈现的?

  ① 今所谓慧空禅院者,褒之庐冢也。

  ② 所谓华山洞者,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③ 今言"华"如"华实"之"华"者,盖音谬也。

  这三个句子都用"......者......也"表示判断,其中的"者"是语气助词,表示停顿;"也"也是语气助词,表示判断。这样的判断句学生在初中时即学过一些,可以略作梳理。

  此所以学者不可以不深思而慎取之也。

  这个判断句中包含了因果关系,"此"是主语,"所以"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的原因"。

  模拟赛场

  【课内阅读】

  1.理解重点词语:

  (1)唐浮图慧褒始舍于其址 (2)以其乃华山之阳名之也

  (3)有碑仆道 (4)独其为文犹可识

  (5)则其好游者不能穷也 (6)则其至又加少矣

  (7)夫夷以近,则游者众。

  2.课内巩固练习

  ①今言"华"如"华实"之

  "华"者,盖音谬也( )

②有泉侧出,而记游者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