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020版高考语文(全国版)一轮复习知识清单 18个常见文言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第3页

  熟悉的成语来推断文言虚词的含义,也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办法。如"且"用作副词,可译为"暂且、姑且",可联想成语"得过且过""得饶人处且饶人"等。

文言虚词(三)

  若

  用作连词。

  1.表假设,相当于"如果""假设"等。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烛之武退秦师》)

  2.相当于"至于"。有时组成"至若""若夫"等。

  若夫淫雨霏霏。(《岳阳楼记》)

  所

  用作代词。

  在动词前同动词组成"所"字结构,表示"......的人""......的事物""......的情况"等。

  1.过蒙拔擢,宠命优渥,岂敢盘桓,有所希冀。(《陈情表》)

  2.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师说》)

  用作助词。

  表示被动关系,常和"为"组成固定结构。

  若属皆且为所虏。(《鸿门宴》)

  复音词:

  【所以】

  1.表示行为所凭借的方式、方法或依据,相当于"用来......的方法""用来......的"等。

  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师说》)

  2.表示原因,相当于"......的原因(缘故)"。

  (1)臣所以去亲戚而事君者,徒慕君之高义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2)吾所以为此者,以先国家之急而后私仇也。(《廉颇蔺相如列传》)

  (3)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鸿门宴》)

  【所谓】 所说的。

  (1)此所谓战胜于朝廷。(《邹忌讽齐王纳谏》)

  (2)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师说》)

  为

  用作介词。

  1.表被动,有时跟"所"结合,构成"为所"或"为......所",译为"被"。

  (1)吾属今为之虏矣!(《鸿门宴》)

  (2)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赤壁之战》)

  (3)仆以口语遇遭此祸,重为乡党所笑,以污辱先人。(《报任安书》)

  2.介绍原因或目的,可译为"为了""因为"。

  慎勿为妇死,贵贱情何薄!(《孔雀东南飞》)

  3.介绍涉及的对象,可译为"给""替"。

  (1)于是秦王不怿,为一击缶。(《廉颇蔺相如列传》)

  (2)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鸿门宴》)

  用作句末语气词,表示疑问或反诘,相当于"呢"。(注意:读wéi)

  (1)如今人方为刀俎,我为鱼肉,何辞为?(第三个"为")(《鸿门宴》)

  (2)是社稷之臣也,何以伐为?(《季氏将伐颛臾》)

  教你辨析: 交换理解法。如果给出两个句子,要求判断句中某个虚词的用法是否相同,我们可以将其中能确定的一句中的虚词用法和意义代入另一句来理解,看句子是否讲得通。如果讲得通,那用法和意义就是一样的;如果讲不通,用法和意义就不一样。如判断"与我银,为君致阁职""嘉为先言于秦王"这两句中"为"的用法和意义,我们知道第二句中的"为"是介词"替""给",代入第一句理解:"给我银子,我为你谋个内阁职务。"句子是通的,所以该处的"为"也当介词"替""给"讲。

文言虚词(四)

  焉

用作兼词,相当于"于之""于此""于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