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语文《第21课:智取生辰纲》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五贯便依你五贯,只饶我们一瓢吃。古:(买卖场合)多给,让人占点便宜。今:宽恕,饶恕。

我们胡乱也买他这桶吃。连累我们也吃你说了几声。古:索性,干脆。今:任意;马虎、随便。

那计较都是吴用主张。古:计策。今:计算比较;争论;算计、筹划。

四、背景介绍

  从《水浒传》成书到现在,近700年来,人们常说的一个成语"逼上梁山",充分反映了另一个成语"官逼民反"的真理。今天要学习的《智取生辰纲》,是主人公杨志被"逼"上梁山的前奏曲。

  杨志:原为殿司制使,因失陷花石纲丢官;沦落东京,因盘缠使尽卖祖传宝刀,无奈杀泼皮牛二,流配东京大名府充军(第12回) 。

  大名府留守梁世杰恩赦杨志,安排比武,杨志斗武出色,被梁中书提拔做管军提辖使(第13回) ;受梁中书重托,押运生辰纲,在黄泥冈失陷(第16回) ;走投无路,落草二龙山宝珠寺(第17回) 。

  面对"生辰纲"这笔巨大的财宝,负责押送的杨志,一路费尽心思,力求"生辰纲"不失;而智多星吴用巧设妙计,众好汉志在必得。这场英雄与英雄之间的斗智斗谋,最终结果如何呢?

五、理清基本故事情节

故事发生:杨志改时送生辰纲(开头至"今日天下怎的不太平")。

故事发展:七雄贩枣蒙杨志("杨志却待要回言"至"自去一边树下歇凉")。

故事进一步发展:白胜设计诱官军("没半碗饭时"至"也这般罗唣")。

故事高潮:杨志无奈买白酒("那对过众军汉见了"至"自下冈子去了")。

故事结局:杨志误失生辰纲("那七个贩枣子的"至"挣不得,说不得")。

尾声:吴用智取生辰纲(最后一段)。

六、分析小说情节

1、生辰纲是什么东西?

为太师蔡京祝寿而进献的大批财物,都是搜刮百姓血汗钱的不义之财。

2、生辰纲是谁取的?又是用怎样的方式从谁的手中取走的?

晁盖、吴用等八条好汉;智取;杨志 。

路见不平一声吼,该出手时就出手。

晁盖等智取杨志押送的生辰纲。生辰纲的来源,是"梁中书在北京害民,诈得财物,却把与东京与蔡太师庆生辰,此一等正是不义之财。"因而夺取是顺合民心的。课文用"智取生辰纲"作题目,肯定了起义英雄在反抗斗争中的智慧和力量,直接提示了课文的中心思想。

3、小说以"生辰纲"的争夺为中心事件,采用双线结构,明线是什么?暗线又是什么?

明线--杨志押送生辰纲; 暗线--晁盖智取生辰纲。

4、请同学们跳读课文,筛选信息,以人物的主要行动为归纳点,简要分析出明、暗两条线索在什么时间,什么地点交接在一起呢?

六月初四正午;黄泥冈松树林。

精心的构思布局

疏密有致,张弛有度 人在加密,气氛在"松-紧-更紧-松-紧--松"间变化

巧设悬念引人促读

第二课时

七、精读研讨

讨论题:

1 、晁盖、吴用等人劫取生辰纲用 "智"主要体现在哪些方面?

(1)六月初四正午,在黄泥冈松树林中,押纲的杨志与劫纲的晁盖等人碰上了,他们的碰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