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上册《习作二》教案第2页

  我想说又不愿说,我也曾看到祖国的孱弱,在圆明园烧焦的废墟之上,我看祖国是一滩血;在邓世昌勇猛的"致远舰"上,我看祖国是一团火。但我的祖国没有沉没,在亚细亚的东部,用宽厚的臂膀,挽起高山大海,将炎黄子孙揽于怀中,用茅草和土砖修复残缺的岁月,用野菜和稀粥喂养饥饿的生活。中山先生,在黑夜里开始规划治国方略,毛泽东,在贫瘠的土地上,支撑民族的血肉与骨骼;邓小平,把饱经沧桑的瞳仁放大,指引多灾多难的祖国,从世纪的风雨中神奇地走过!

  讨论:

  这段话主要表达了什么观点?(祖国饱经磨难却依然坚强)

  用了那些具体材料?(磨难:圆明园,邓世昌;坚强: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C、注意事项:称呼顶格写;正文空两格;结束语空两格,如,谢谢大家!

  练习:任选一个观点,找具体材料来证明。

  观点:(围绕着"祖国"说一句话就行)

  举例:祖国风光秀丽;祖国文化灿烂;祖国历史悠久;祖国人才辈出;祖国科技发达;

  祖国发展日新月异;中国人民勤劳智慧;祖国还很落后;祖国建设需要更多人才;

  祖国一定会腾飞;祖国的汉字有魅力;祖国的古诗是瑰宝;祖国人民崇尚自由;

  ......

  具体材料:课外搜集相关资料。

  四、习作指导二

  写读后感

  第一步:审题。读后感

  第二步:选材。《XXXXX》读后感

  第三步:问题导引。(1)哪篇文章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2)文章的哪些内容让我记忆犹新?

   (3)这篇文章使我受到了什么启示?

  第四步:思路导引。

   开头 总写这篇儿童小说给我的感受。

  读后感{ 中间 详细叙述表现主人公的精神。

   结尾 总结受到的启示。

  五、小组交流,互相修改,品析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