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2.4《采薇》 教案1
2018-2019学年人教版必修二:2.4《采薇》 教案1第2页

2忧心烈烈,载饥载渴。

3忧心孔疚,我行不来。

4岂敢定居?一月三捷。

5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问题1:该诗的思路结构有什么特点?

  【重章叠句,回环往复,舒卷自如,《诗经》里很多诗都有这个特点。本诗共有六章,前三章迭出,后三章也基本上是这样的结构;但前后三章有明显的变化,使整首诗较其他作品有更多的起伏变化,以便于表现更为复杂的情感。】

  问题2:诗从"采薇"写起,这跟"曰归曰归"的思乡情有何关系?

  【这是《诗经》惯用的起兴手法,"薇"是一种野菜,挖野菜吃可见军旅生活的艰苦,也是故乡田野里常见的植物,自然由物及人,触发浓浓乡愁。于是,深切的乡情融入熟悉的"薇"中。思乡怀亲的情感是抽象的,但是,当把它化作故乡的一株野花、一棵大树、一条小河这些看得见摸得着的山水草木时,就具体形象了。】

问题3:前三章所写的"薇"有无变化?从中你能感受到什么?(点拨:注意诗经形式方面的特征,抓住诗中关键字的变化,体会其精妙之处。)【"薇亦作止""薇亦柔止""薇亦刚止",这里首先以植物的生长暗示时间的变化、时光的流逝;写薇由"作"而"柔"而"刚",薇都生长得这么旺盛了,可是戍边军士还远离家乡,历久不归;既暗示了士卒滞留边关的时间之长,又很自然地带出了"心亦忧止""忧心烈烈""忧心孔疚"这种有家难归的情感。这种生长变化不仅避免了单调重复,更暗示了乡愁的渐浓、渐深、渐切。所以,这极其精练的写景,同样证明着"一切景语皆情语"的艺术真谛。再加上,在表现时间方面,末章"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一"往"一"来",同样表明了时序的变迁,就更进一步抒写出人世沧桑之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