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规律总结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规律总结学案第2页

贮存物质时应考虑以下诸因素:物质本身的结构和性质,周围环境和盛放物质的容器等。贮存方法可归结如下:

  (1)易挥发的物质需密封于试剂瓶中,并置于阴凉处保存。如浓硝酸、浓盐酸、氨水、液溴等。液溴最好施以"水封"后密封保存。

  (2)易风化和易吸收水分的物质需密封保存,如CaCl2、浓H2SO4、CaC2、变色硅胶、可溶性酸酐的固体、可溶性碱性氧化物的固体、Na2CO3·10H2O、固体NaOH等。易水解的物质,如AlCl3需密封保存。

  (3)易吸收空气中的CO2的物质需密封保存,如NaOH、Na2O2、石灰水、Ca(ClO)2、水玻璃等。

  (4)易被空气中O2氧化的物质需密封保存,如Fe(OH)2、亚铁盐、亚硫酸及其盐、H2S等。

  (5)因光照或受热而变质的物质需用棕色瓶且密封保存。如AgNO3、浓HNO3、AgCl、AgBr、H2O、溴水、氯水等。

  (6)盛放的试剂不能与容器(包括瓶塞)发生反应。如:NaOH及其他碱性物质不能用玻璃塞(因生成Na2SiO3而粘结);强酸、溴水、氯水、KMnO4、汽油(有机溶剂)能腐蚀橡皮,故不能盛放在带橡皮塞的玻璃瓶中;盛HF的试剂瓶不能用玻璃瓶。

  (7)某物质保存于另一物质中,应考虑到两种物质间不能起反应。如Na、K、Li均不能保存于水中,应将Na、K保存于煤油中,而Li保存于石蜡中(因为Li的密度小于煤油的密度)。

  (8)能自燃的试剂,如白磷(黄磷)在空气中容易氧化而自燃,少量白磷需浸在水中存放,切割时也应在水面下进行。

  (9)固体物质盛放在广口试剂瓶中,液体物质盛放在细口瓶中。

  此外,对一些易变质的溶液,如氢硫酸、Na2SO3溶液、氯水、亚铁盐溶液、石灰水等,不宜长久存放,最好现用现配。

思维过程

  一、氮氧化物和环境污染

  重要氮氧化物及其性质

  ①NO:无色无味的气体,微溶于水,有毒,在空气中易被氧化。是大气污染物之一,但由于在人体内有一定的生物活性,可以在神经系统承担递质作用。还可以帮助细胞记忆和再获信息,在心血管系统中还可以起到使血管扩张的作用,因而被评为"明星分子"。

  ②NO2:红棕色的气体,有刺激性气味,有毒,易与水反应生成硝酸。加压时可转化为N2O4。空气中的NO2在一定条件下易形成光化学烟雾,并且对高空平流层臭氧的分解起到催化的作用,是一种大气污染物。

  强调:两者均不为酸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