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规律总结学案
2018-2019学年苏教版必修1专题4第2单元生产生活中的含氮化合物规律总结学案第3页

  二、氨 铵盐

  (一)氨

  1.氨的物理性质

  氨是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在标准状况下,密度是0.77g·L-1,比空气的小,易液化。液氨汽化时要吸收大量的热,使周围的温度急剧下降,所以液氨常做制冷剂。

  2.氨的化学性质

  ①氨气与水反应

  氨气极易溶于水,通常情况下,1体积水能溶解700体积氨。氨的水溶液叫氨水。氨溶于水时,大部分氨分子和水分子形成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一水合氨分子(NH3·H2O)可以部分电离成铵根离子(NH)和氢氧根离子(OH-),所以氨水显碱性,使酚酞变红色。一水合氨分子(NH3·H2O)不稳定,受热时分解为氨气和水。

  ②氨与酸的反应

  NH3+HClNH4Cl〔氨与氯化氢相遇时,会生成浓的白烟(NH4Cl小颗粒),可用来检验氨〕,挥发性的强酸与氨气在空气中相遇都有产生白烟的现象,如HCl、HBr、HI、HNO3,而H2SO4、H3PO4则无此现象。

  ③氨与氧气的反应

  氨气在催化剂(如铂等)、加热的条件下生成一氧化氮和水,并放出热量。此反应是放热反应,是工业制硝酸的基础。

  3.氨的实验室制法

  实验室里用铵盐和碱在加热条件下反应制氨气。该反应符合强碱制弱碱的原理。属于固体加热制气体的反应,用实验室制氧气的装置。由于氨水受热分解可产生氨气,在实验室有时也用加热浓氨水的方法制氨气。

  (二)铵盐

  铵盐:由铵根离子和酸根离子构成的化合物叫做铵盐。

  (1)铵盐的物理性质

  铵盐都是晶体,并且都能溶于水。

  (2)铵盐的化学性质

  ①铵盐受热分解

  氯化铵受热时分解,生成氨气和氯化氢,冷却时氨气和氯化氢又重新结合,生成氯化铵。氯化铵有假升华现象。碳酸氢铵受热时也会分解,生成氨气、水和二氧化碳,水的状态由受热温度决定。但不是所有的铵盐受热分解都产生氨气,其他铵盐分解不作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