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
四年级上册苏教版数学《解决问题的策略\可能性》教案教学设计第3页

第五单元 解决问题的策略

科 目 数学 年 级 四 教 材 第58-61页 课 题 解决问题的策略(2) 课 时 教学目标   1.使学生经历探索解决问题方法的过程,理解和掌握归一问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进一步感受用列表的方法整理条件和问题的过程,体会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探寻解题思路的策略,能按解决问题的一般步骤实施解题活动。

  2.使学生经历把现实问题抽象成数学问题的过程,培养发现和提出问题的能力,增强用数学眼光观察生活现象的意识;经历通过独立思考分析数量关系,确定解题思路的过程,培养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有条理地表达的能力,增强应用意识。 教 学

重点、难点   重点: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分析数量关系,引导学生经历从变化中寻求不变的过程,准确把握问题的实质,灵活确定解题思路。 教具准备   例题图

程 教师指导 学生活动   一、引入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怎样的实际问题?能举例说说解决这样的问题,可以怎样整理条件和问题,怎样分析数量关系?分析数量关系的关键是什么?

  根据学生回答,板书:列表整理,从条件和问题出发,基本数量关系。

  再问:解决问题时,一般要经历怎样的步骤?

  谈话:日常生活与生产中,我们经常会遇到一些需要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的实际问题,解决这些问题,需要掌握一些解决问题的策略。(板书课题)

  二、探究

  1.理解题意。

  出示教科书第58页例2,让学生自由读题,并和同学说说知道了什么。

  启发:读了题目你有什么感觉?题目中给出的条件够吗?

  提问:仔细观察表中数据,你能从中获得哪些信息?怎样理解这些信息?

  板书:水库的水位每2小时下降12厘米。

  追问:表中哪个数量在变化?哪个数量没有变化?这说明了什么?(水位每小时下降的速度不变,放水时间越长,水位下降得越多。)

  设疑:表中只告诉我们前8小时水位下降的情况,而水位下降120厘米所需要的时间显然超过8小时,还能说水位下降的速度不变吗?(题中"照这样的速度",就是要求我们按照前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