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21课 人教版
【历史】10-11学年同步学案(人教必修3):第7单元 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第19~21课 人教版第4页

  --"银河-Ⅰ号"型机诞生。1993年,中国研制成功每秒运算10亿次的"银河-Ⅱ号"巨型计算机。1997年,每秒运算130亿次的"银河-Ⅲ"研制成功,标志着我国高性能巨型计算机研制技术取得新的突破。中国在这个领域跨入了世界先进行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计算机和网络技术日新月异。中国政府实施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的战略,在政治、经济、军事、科技、文化等领域产生了深刻影响,实现了科学技术和社会生产力的跨越式发展。

  

  中国"银河-Ⅰ号"

  巨型计算机

  【题3】 观察上图,图中成就的取得说明(  )

  A.中国计算机技术领先世界潮流

  B.中国计算机研制工作开始很晚

  C.中国高性能计算机技术居于世界前列

  D.中国已经迈入信息化社会

  答案 C

  解析 图片是中国巨型计算机"银河-Ⅰ号",它表明中国在高性能计算机研制领域已经居于世界前列,加速了国家信息化发展,但并不能说中国已经进入信息化社会。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92"中国第一颗原子弹爆炸成功"和"秦山核电站"插图。

  【信息解读】 第一颗原子弹的研制成功是在新中国刚刚成立,面临帝国主义威胁的情况下出现的,打破了美苏的核垄断,提高了中国的国防能力。同时原子弹的研制成功不仅是加强国防,更重要的是在和平利用核能方面做出了突出贡献,秦山核电站是其中的典范。

  【史料应用】 1.中国研制核武器的必要性有哪些?

  答案要点 研制核武器是特定的历史条件所必需的:那时拥有核武器的美国,一直把战火烧到了鸭绿江边,甚至扬言要对中国使用核武器,严重地威胁着中国的安全。20世纪60年代以后,另一个拥有核武器的国家苏联也曾与中国为敌。因此,正是为了中国与世界的和平,中国才克服重重困难,研制出了核武器。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93"毛泽东会见钱学森"插图和[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钱学森为中国的核武器的研制做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中国导弹之父"。而"863计划"的制定,反映了世界科技发展的趋势和中国发展高科技事业的需求。

  【史料应用】 2."863计划"实施的原因和特点分别是什么?

  答案要点 原因:全面提高国家在世界上的综合科技竞争力。特点:"863计划"是选择具有世界战略性高度的生物技术、航天技术、信息技术、激光技术、自动化技术、能源技术和新材料技术七个领域,作为我国发展高技术的重点。

  【史料文本】 阅读教材P94"袁隆平在从事水稻研究"插图和[历史纵横]。

  【信息解读】 袁隆平经过近十年的辛勤研究,终于在1973年选育出杂交水稻的新品种--南优2号,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杂交水稻的出现,不仅提高了中国的水稻产量,也有助于解决未来的世界性饥饿问题。

【史料应用】 3.美国经济学家唐·帕尔伯格曾说:"他正引导我们走向一个丰衣足食的世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