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 梦游天姥吟留别 教案第3页

里属于封建统治阶级的知识分子,在政治上遭受挫折的情况下,对人生抱消极态度,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们评价这首诗里所表现的李白的思想,决不能只看到这一面,还要看到另一面,更强烈的一面。在李白的思想当中,和"人生无常"相伴而来的,不是对人生的屈服,不是跟权臣贵戚同流合污,而是对上层统治者的蔑视和反抗。他的求仙访道,也不是像秦始皇、汉武帝那样为了满足无穷的贪欲,而是想用远离现实的办法表示对权臣贵戚的鄙视和不妥协,正像诗的结句所说:"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哪能够低头弯腰伺候那些有权有势的人,使我整天不愉快呢!从这里可以看出诗人的思想是曲折复杂的,但是它的主要方面是积极的,富有反抗精神的。

六、诵读全诗,比赛(读一段也可)

七、课堂练笔:如何理解诗中"梦"的含义?(也即诗人为何写此梦境?)

交流参考:

学生1:梦中仙境象征作者追求的理想境界。写仙境的美妙是为了反衬现实的丑恶。写自己对神仙世界的向往正是为了表明对黑暗现实的厌恶。愈是以浓墨重彩对其铺张,愈表明作者追求热切,赞颂热烈;梦中仙境描述得愈美好,与现实生活的反差就愈大,梦醒后的失落之痛就愈深,对人们的感染力就愈强。诗歌情感表达前后是一致的,都是在写诗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只是诗歌的前半部分用梦的形式曲折地表达出来,而后半部分诗人则是直抒胸臆,直接唱出:"且放白鹿青崖间,须行即骑访名山。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唐当洵》云:"(诗人)将之天姥,托言攀游以见世事皆虚幻也。......于是魂魄动而惊起,乃叹曰,此枕席间岂有向来之烟霞哉,乃知世间行乐,亦如此梦耳。"言下之意,烟霞是诗人寄意之物,"梦"是诗人所追寻的理想之梦。

学生2:我不同意学生1的某些看法。诗人想象之物并不都让人迷恋,像"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列缺霹雳,岳峦崩摧",哪有美丽辉煌可言?再如"恍惊起而长嗟",诗人是受惊而起,哪像是理想之梦的况味?"梦境"应是一年前宫廷生活的折射。从"一夜飞度镜湖月"中我们仿佛看到李白由一个布衣一跃成为万众仰慕的卿相。"脚著谢公屐,身登青云梯。半壁见海日,空中间天鸡。"这里除了驻足半山,远望海日升空,天鸡高唱的辽远,空旷的意境美,更有一种豪情勃发,壮志凌云的情感蕴含其间。结合作者的遭遇,他当时,初到长安,带着满腔抱负,也终于能被皇上赏识,青云直上,岂不是意气风发?而当他进入宫廷,却发现他曾经热切向往的上流社会原来并非那么好,从"熊咆龙吟殷岩泉,栗深林兮惊层巅""云青青兮欲雨"等深林恐怖、风雨欲来的描写中,我们仿佛看到了宫廷生活的明争暗斗、冷酷无情和李白处境的孤危。虽然仙人们聚合的场面其乐融融,然而放浪不羁、桀骜不驯的李白却无法与他们合拍。诗人被排斥在外,只能作为上流社会的旁观者。但他更是清醒者,他的及时梦醒即表明了与这种生活的彻底决裂。

......

八、作业:

1、背诵全诗。

2、摘抄李白名句20句(最熟悉的)并背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