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共两课时)
人教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草原》教学设计(共两课时)第3页

主学习出色的同学以及小组。

课前三分钟:基础知识滚动

一、复习导入

1、基础知识滚动练习

2、这节课,我们继续深入理解课文,领略草原的美丽风光,感受蒙古族同胞的热情好客。

二、讲授新课

1、回顾课文,读句子想一想,草原有什么特点?辽阔、碧绿(又大又美)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

(2)在天底下,一碧千里,而并不茫茫。四面都有小丘,平地是绿的,小丘也是绿的。

(3)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

(4)在这境界里,连骏马和大牛都有时候静立不动,好像回味着草原的无限乐趣。这是真的吗?运用拟人的手法,也突出了草原的美。

2、交流点拔(学习2-5段):草原的天很可爱,景色也很迷人,草原人民又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该怎样理解?它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体现蒙古族同胞热情好客的语句很多,拿出笔把每小节中你最喜欢的句子划出来展示。       (1)马上的男女老少,穿着各色的衣裳,群马疾驰,襟飘带舞,像一条彩虹向我们飞过来。

 把"飞"改成"跑"行吗?他们为什么要跑得那么快?

(2)也不知是谁的手......民族团结互助。说着你想说的话,和前后左右的同学握握手,体会一下当时主客相见热闹的场面。

(3)干部向我们......我们再回敬。他们盛情地招待我们,访问团的每一个成员对他们都充满了感激之情。      ④指名读

(4)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①这句话怎样理解?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联系《赠汪伦》这首诗互相讨论。)

蒙古族和汉族人民之间的情谊很深,怎么忍心马上分别,大家站在蒙古包外,望着一望无际的草原,在夕阳下,相互倾诉着惜别之情。这句话表达了蒙古族人民和汉族人民的深厚情谊和依依惜别的感情。

②让我们带着依依惜别之情,集体朗读课文。

三、总结课文

课文具体写了作者见到的草原美景和蒙古族人民热情好客远道迎客,盛情款待客人的情景,与民族风情的生动描写,抒发了作者对草原的热爱和对民族团结的颂扬之情。

四、课后练习

1、读了这篇课文,你觉得草原的特点是 ,草原上的景美 更美。

2、体会句子表达特点。

(1)"羊群一会儿上了小丘,一会儿又下来,走在哪里都像给无边的绿毯绣上了白色的大花。"这个句子运用了两个比喻,一个是把 比作绿毯,另一个是把 比作大花。

(2)"那些小丘的线条是那么柔美,就像只用绿色渲染,不用墨线勾勒的中国画那样,到处翠色欲流,轻轻流入云际。"这里的"渲染"是指 ,勾勒的意思是  这句话说明了 。

(3)"蒙汉情深何忍别,天涯碧草话斜阳" 你是怎样理解这句话的?

五、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