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七上科学《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案
浙教版七上科学《3.1地球的形状和内部结构》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多媒体展示】

现在认识的地球的形状:

经过精密的计算,科学家发现,地球实际上是两极稍扁,赤道略鼓的一个椭球体,并不是正圆的(形成的原因:地球的自转) 认真听讲 学会从根本上解释"地球是椭圆"的形成,学会从问题的本质出发解决问题 【设问】 但为什么我们看上去它还是圆的呢?

  赤道半径=6378Km 两极小21 Km

  由地球的赤道半径算出地球的赤道周长约4万千米。 认真听讲 学会用其他学科知识来进行拓展的方法 【导入】地球内部的构造:

地球内部像煮熟的鸡蛋,观察其内部结构,由学生简单地画出三层结构,各层厚度比例应当指出

【思考与讨论】学生自学课本内容,看图4-25、4-26后思考;

1.地球内部有哪几部分构成?

2.地球内部各结构的深度范围是多少?

3.岩石圈由哪几部分组成?   学生讨论、回答 生动形象的学会地球内部结构图 【教师小结】岩石圈是地壳的岩石与上地幔顶部的岩石的总称。

  软流层是处于上地幔上部岩石圈之下呈熔融状的岩石。   认真听讲 学会总结归纳的方法 【课后作业】

1.完成作业本23、24页

2.课后上网或到图书馆查阅有关古人航海的故事,并按时间先后顺序,将他们的航海路线进行整理。

3.课后实验:弄一个木杆,然后在上面装上两个像纸风车一样的纸片,然后旋转,发现上下两端变扁。地球的形状也是因为同样的原理形成。 认真记录 及时的巩固与复习有利于知识的体系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