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一年级下人民币的计算教案
人教版(新)一年级下人民币的计算教案第4页

《人民币简单的计算》教学反思

   一年级 王力

  本次电教月我所教的内容是《人民币简单的计算》。让我有成就感的是以下方面:一、注意根据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从学生感兴趣的角度出发,去设计教案,组织教学。

  新课程标准强调数学教学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并进行解释与应用的过程,进而使学生获得对数学理解的同时,在思维能力、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多方面得到进步和发展。所以,我以"换币--付钱--计算"的思路较好地体现了新教材编排的意图,由以往的"只重视认识"转向"有认识,重使用"。

  上课一开始首先创设了购物情境:出示3种气球(圆形、葫芦形、心形),并简单认识3种气球的形状,让学生从情境中寻找数学信息。这一环节不仅使学生产生身临其境的感觉,而且也复习了商品的价格,培养了学生的搜集数学信息的能力。

  接下来老师说明老师想买两个送给表现最好的小朋友,你们说我可以买哪两个?有几种买法?学生把自己发现的6种组合随意说出来,然后师生共同将各种买法进行整理:

  在这一环节中,我没有把每种买法要用多少钱穿插进去,因为一年级学生年龄还小,注意力不集中,同时关注两个知识点精力不够,我只把几种买法进行整理,这就集中对学生有序思维进行了有效培养,如果经常这样有目的的训练,学生的思维一定越来越有条理性。接下来让学生联系生活中的经验集中精力在小组范围内对每种买法要用的钱计算方法进行讨论交流。这一环节实际上是让学生把日常生活中自己在买东西时所总结提炼出来的计算经验进行交流学习,然后在全班范围内再进行汇报交流,对有价值的方法再次的总结整理,使数学经验和数学方法有机融合,学生的思维水平将又有一定的升华。然后让学生看书,让学生说说教材的意思。这样把刚才的教学环节纳入教材之中,使学生体会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在教材中是怎样体现的,这样老师没费多少教学语言,学生就不知不觉地看懂了教材,看书的能力相应的得到了培养。我想这个环节是有必要的。因为看书能力也是学生学习能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二、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以致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