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案
2018-2019学年岳麓版必修3 第一单元第2课 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 学案第3页

  ①社会是发展变化的 ②自然万物总在不停地变化,而对立双方可以互相转化 ③治理国家的政策、措施必须与时俱进 ④先王之政不需要改变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点拨:自然万物是变化的,对立双方可以相互转化是老子的思想,②错误;韩非子以"守株待兔"的故事讽刺保守和守旧,强调国家的政策和措施应与时俱进,④错误。

  答案:C

  5.孙膑与兵家

  (1)历史地位:孙膑是战国时期兵家的代表人物。

  (2)军事思想:主要体现在《孙膑兵法》中,强调要懂得战争的规律,注意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重视人的作用。

  【例5】 下列兵家思想与孙膑无关的是(  )。

  ①兵贵神速 ②田忌赛马 ③利用和创造有利于己的形势 ④不战而屈人之兵

  A.①② B.③④ C.②④ D.①④

  点拨:"兵贵神速"和"不战而屈人之兵",是《孙子兵法》里所论述的军事思想,故排除。

  答案:C

  6.历史意义

  (1)儒家学说:孕育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政治理想和道德准则。

  (2)道家学说:构成了2 000多年传统思想的哲学基础。

  (3)法家学说:其中的变革思想成为历代进步思想家、政治家改革图治的理论武器。

  (4)百家争鸣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源头,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

  【例6】 春秋战国至秦汉时期,各种思想流派纷呈。有学者将它们分别描述为:"全面归服自然的隐士派","专制君主的参谋集团","劳苦大众的行动帮会","拥有无限同情心与向上心的文化人的学派"。请按顺序指出它们分别代表哪一流派(  )。

  A.儒、道、墨、法 B.墨、儒、法、道 C.法、儒、道、墨 D.道、法、墨、儒

  点拨:注意抓住各派的思想特点即可选出正确答案。

  答案:D

  

  7.比较孔子、孟子和荀子的思想观点

  (1)三者的思想都是时代发展的产物,反映了时代特点。如孔子以维护奴隶主统治为目的,孟子和荀子则是为了缓和农民阶级与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使儒家思想进一步适应社会。

  (2)三者都以"仁"为思想核心。孔子的思想核心是"仁";孟子将其发展成为更加系统的"仁政"思想;荀子则主张施政用"仁义"和"王道",要"以德服人"。

  (3)三者都提出民本思想。孔子主张"为政以德""节用而爱人";孟子提出"民贵君轻"的观点;荀子则看到了人民力量的巨大,提出"君舟民水"的观点。

  (4)三者都对人性进行了研究,提出了不同的见解。如孔子的"性相近",孟子的"性本善"观点和荀子的"性恶论"有明显的分歧。

  【例7】 诸子百家的思想,奠定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础,对当时和后来社会的发展起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从孔子到孟子、荀子的思想,始终贯穿的一条主线是(  )。

  A.人生来就有仁、义、礼、智等天赋道德

  B.人不分贫富贵贱都有受教育的资格

  C.从个人的道德修养入手建设一个礼乐文明的理想社会

  D.通过实行法治,可以使小人变成君子,普通人变成圣人

点拨:题干要求回答贯穿孔子、孟子、荀子思想的主线,A、B两项只是三者思想的一些具体内容,D项不符合儒家思想。面对春秋战国时期的社会巨变,三者主要研究伦理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