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教研课《9.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下语文)
免费下载教研课《9.桃花源记》教学设计教案(部编本八下语文)第3页

  景、记人来抒发作者的感情或见解,即景抒情,托物言志。

  三、自学指导(二)--合作与探究

  (一)读懂文意

  1.自由朗读课文。

  2.掌握翻译文言文的方法,根据课下注释疏通文意,并将不懂之处画出来。

  3.四人小组讨论交流,解决自己未能解决的问题。

  4.全班讨论交流,解决小组未能解决的问题。

  (二)整体感知

  1.重点句子翻译

  (1)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交流点拨】青葱的树木,翠绿的藤蔓,覆盖、缠绕、摇晃、联结、参差不齐,随风飘荡。

  (2)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

  【交流点拨】阳光直照到水底,鱼的影子映在石上,(鱼)呆呆地,一动不动。

  (3)俶尔远逝,往来翕忽。

  【交流点拨】又忽然向远处游去,来来往往轻快敏捷。

  (4)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

  【交流点拨】向小石潭的西南方望去,看到溪流曲曲折折,一段看得见,一段又看不见。

  (5)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交流点拨】溪岸的形状像狗的牙齿那样互相交错,不能知道它的源头在哪里。

  (6)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交流点拨】四面被竹子和树木环绕着,寂静寥落,空无一人,不觉感到心神凄凉,寒气透骨,寂静极了,幽深极了。

  2.理清思路

  【交流点拨】第一部分(第1段):总写小石潭全貌:写了竹、水、潭、石、树等。

  第二部分(第2-3段):以特写镜头描绘游鱼和潭水,并写到了小溪的走势。

  第三部分(第4段):写幽静的环境,抒发作者抑郁忧伤的心情。

  第四部分(第5段):补充交待同行的人。

  (三)文本探究

  1.整体勾勒

  (1)作者是按照什么顺序写的?

  【交流点拨】课文的写作顺序是:发现小潭--潭中景物--小潭源流--潭中气氛。

  (2)全文抓住了小石潭怎样的特点?

  【交流点拨】小石潭的特点:环境幽静,潭水清澈。

  (3)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是什么?

  【交流点拨】作者对小石潭的整体感受:幽深冷寂,孤凄悲凉。

2.细处着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