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导学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黄河是怎样发生变化的》导学案第4页

知

接 黄河,中国的第二大河。发源于青海高原巴颜喀拉山北麓约古宗列盆地,蜿蜒东流,穿越黄土高原及黄淮海大平原,注入渤海。干流全长5464公里,水面落差4480米。流域总面积79.5万平方公里(含内流区面积4.2万平方公里)。

据地质演变历史的考证,黄河是一条相对年青的河流。在距今115万年前的晚早更新世,流域内还只有一些互不连通的湖盆,各自形成独立的内陆水系。此后,随着 西部高原的抬升,河流侵蚀、夺袭,历经105万年的中更新世,各湖盆间逐渐连通,构成黄河水系的雏形。到距今10万至1万年间的晚更新世,黄河才逐步演变 成为从河源到入海口上下贯通的大河。 新

1、朗读课文,把握课文主要内容,了解黄河发生变化的过程和原因。

2、搜集有关黄河的资料,激发保护母亲河的社会责任感。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预习点拨

通过查字典、资料完成。 预习检测 1、 我能把下列字按音、形、义区别,并能组词。

祸( ) 锅( ) 择( ) 译( )

衔( ) 衍( ) 蚀( ) 浊( )

构( ) 钩( ) 或( ) 域( )

2、 借助字典或联系上下文,我能理解下列词语。

摇篮:

叫苦不迭:

生息繁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