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二单元《美》 教案
2019--2020学年人教版选修《中国现代诗歌散文欣赏》散文部分第二单元《美》 教案第2页

美、甜蜜的美、曲线美、直线美等。其实文中还有一种美,就是"她"身上所体现出的女性美,一种灵秀、温柔、细腻、高雅的美。(所谓美的、审美的和美学的关注对象不仅是自然,还有社会人生,审美问题中蕴含丰富的社会意义,社会美与自然美同等重要,甚至在一定意义上更为重要,更受人类关注。这也是课文中爱美女生由自然美联想到社会美、人生美的基础。

  文中的这些不同的美都是健康的积极向上的美,由此也反映出作者和爱美女生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

  作者对这些美的态度不一致:她欣赏自然美、线条美、距离美、朦胧美;她憧憬浪漫的美;她拒绝纯悲哀的美、屈辱的美;她追求流畅的美、甜蜜的美;她不喜欢生活中的直线美,她向往曲线美。(文中的这些审美观也反映出时代特点,本文写于上世纪80年代,那个时代的人们的审美观念在现在看来或许有点"粗浅""落后",不过文中的女生还是在审美观念上表现出新女性的特点,她拒绝"悲哀的美"和"屈辱的美",追求"流畅的美"和"甜蜜的美",乃是依天理、顺人性、追求个性解放的体现。不过从另一方面说,那个时代的审美观与现时代相比又有所不同,他们追求波浪人生、奋斗人生,轻视安逸、闲适,或许现时代年轻人不予认同,时代在发展,人生观、审美观也在发展,现代人的观念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了。)

2、每个片段的开头的神态描写,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明确:这些神态描写包括"蹙了起眉""抿紧了唇""颤动起了长长的睫毛"等,它们的作用

一是铺垫,二是连缀。所谓铺垫是说写神态、写情景便于后面述理,即缘景述理、缘情入理,如果没有这种描写作铺垫,后面的述理就成为空穴来风;后者是说全文有现实发生场景和联想场景,如何把它们贯穿在一起?抓住两种场景相同的神态,是一巧妙方法,这些共同的标志如同熟悉的记号,方便读者阅读。

四、 感受美

你对文中的"她"有何感受?你心目中的"她"是一位怎样的女性?

  (文章主要写了富有灵气、悟性的爱美女生的话语、神态和心理活动。有文化知识、有自觉的审美观念、有高雅情趣,她们以女性特有的目光发现自然美,感悟社会美,追求流畅、甜蜜的美;显出与男性迥异的细腻、温柔、秀美特点。虽然没有写这个女生何等花容月貌、婀娜窈窕,但文章展示了她的灵秀、颖悟、"爱美"又"懂得美"的健康纯正品性,较之形体之美层次更高。

她为同学"设计发型"是内心之美的外化,有美好的心灵才有对美的发现。第一、二联想场景(蹙眉、抿唇观景)写她对自然美的感受。第三联想场景写她在欣赏自然景物时发现了"距离美",根据她自己的理解诠释距离美的要义("因为距离,巧妙地遮蔽了我们不该看到的一切,又信手添上些神奇的飘逸......"),思维由此跳跃到社会人生,自然而然地生发出审美讨论,对直线美、曲线美的理解精彩之至,文章于此光彩焕然。其中"安逸、闲适,就犹如一条索然无味的直线。奋斗中的挫折好比一条曲线的'波谷';成功,则好比'波峰'--它们共同构成了美妙的曲线,构成了富有弹性的生活"是对篇头写"她爱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