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数学原创《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
苏教版数学原创《第三单元:因数与倍数》教学设计教案免费下载第2页

 课 题:因数和倍数的认识

  序 号: 上课时间:

  教学内容:教科书P30-P32例1~例3 P32"练一练" P35练习五1-4 。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理解倍数和因数的意义,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发现一个数的倍数、因数中最大的数、最小的数及其个数方面的特征。

  2.让学生初步意识到可以从一个新的角度来研究非零自然数的特征及其相互关系,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和抽象概括能力,体会数学内容的奇妙、有趣,产生对数学的好奇心。

  教学重点:理解倍数和因数的含义。

  教学难点:探索并掌握找一个数的倍数和因数的方法。

  教学准备:小正方形(或小正方体)若干个。

  教学过程:

  一、动手操作,感受并认识因数和倍数

  1.同学们手里都有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你能用这12个大小完全相同的小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并用算式表达出你的拼法吗?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拼法。

  2.全班交流。(根据学生的回答呈现算式和图形)在小组里交流摆法。

(1)学生可能会出现乘法和除法两种算式。(第一种摆法把根据学生的回答把四个算式都罗列出来)

  4×3=12 6×2=12 12×1=12

  3×4=12 2×6=12 1×12=12

  观察第一组算式你觉得它们之间有什么联系?

  师指出:因为4×3=12,所以我们可以说4是12的因数,3也是12的因数,12是4的倍数,12也是3的倍数。(同时板书:因数、倍数)

你能根据6×2=12这个算式说一说谁是谁的因数,谁是谁的倍数吗?(指名说一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