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七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七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第2页

1.背景

(1)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诞生了世界上第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并退出了第一次世界大战。

(2)帝国主义妄图将新生的苏维埃政权扼杀在摇篮中。

(3)国内地主和资产阶级不断在各地发动叛乱。

2.内容

(1)农业:实行余粮收集制。

(2)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的管理政策。

(3)产品分配:取消自由贸易,实行实物配给制。

(4)强制劳动:实行成年人劳动义务制。

3.特点

苏俄在战争逼迫的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

4.影响

(1)积极方面:为战胜国内外敌人提供了保证,使苏维埃政权站稳了脚跟。

(2)消极方面:执行过程中,出现了许多弊病和错误,遭到广大农民的反对。

[易混易错]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特定环境下采取的军事性非常措施,适应了战时的需要,具有必要性;同时它又是苏俄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设想和实践,违背了和平时期经济发展规律,不利于生产力发展,具有空想性。

[图解识记] "战时共产主义"政策

二、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1.经济危机:四年的世界大战和三年的国内战争,尤其是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导致工农业产值大幅度下降,人民生活困苦。

2.政治危机:经济危机的发生以及余粮收集制的强化,引发工农的抗议和士兵的叛乱,使苏维埃政权面临严重的政治危机。

三、新经济政策的实施

1.原因

(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已不适应战争结束后的新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