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七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
2018-2019学年人民版必修二(浙江专用):专题七  第1课 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初期探索(学案)第3页

(2)严重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

2.标志

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代表大会通过《关于以实物税代替余粮收集制的报告》。

3.内容

领域 内容 农业 以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 工业 (1)改变国营企业高度集中管理的办法

(2)坚持国家掌握经济命脉,实行经济核算

(3)部分国有企业实行国家资本主义 商业 允许商品买卖,实行自由贸易 分配 废除实物配给制,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

4.影响

(1)新经济政策使苏俄经济走出困境,为国家实现工业化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巩固了工农联盟,从而巩固了苏维埃政权。

(3)新经济政策是列宁在总结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经验教训的基础上找到的一条苏俄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是列宁对俄国社会主义建设进行的一次有益探索。

[思维点拨] 新经济政策的实施表明列宁和布尔什维克党已放弃了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设想和实践,开始从本国国情出发,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扩大生产,改善和巩固工农联盟,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增强国家的经济实力,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

[思维点拨] 新经济政策实施的特点

(1)利用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

(2)在以公有制为主导的前提下,允许多种所有制形式存在。

(3)是对社会主义经济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是列宁对马克思主义的丰富和发展。

主题 新经济政策

1.新经济政策的必要性

史料 1921年列宁说:"目前已经清楚,我们用冲击的办法......直接实现社会主义生产和分配的原则的尝试已经失败了。政治形势向我们表明,在许多经济问题上,必须退到国家资本主义上去,从冲击转到围攻的方法上去。"--《苏联兴亡史》

[史料解读]

史料说明苏俄用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向社会主义直接过渡的实践失败了,开始采用新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