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
2017-2018学年人教版必修2 基因在染色体上 教案第2页

  都存在分离现象:等位基因分离和同源染色体分离;配子中只有原来的一半:配子只含每对等位基因中的一个和只含每对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

  基因与染色体到底是什么样的关系呢?带着这样的问题,我们一起来学习"第2节 基因在染色体上"。

1.萨顿的假说[]

  有同学看了这一节的标题以后会想:"基因在染色体上"这一结论是如何推导得出的呢?下面请同学们将孟德尔分离定律中的遗传因子换成同源染色体,将分离定律念一遍,看看这样替换是否有问题。由此你联想到什么?阅读,进行思考和讨论。

是否可说明基因在染色体上。

  现在如果我们把等位基因标在同源染色体上,并以此画含一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有一对等位基因)和含二对同源染色体(假设其上各有一对等位基因)的精原细胞减数分裂示意图。看看结果如何?

基因和染色体有何相似的地方?

  精原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但配子只含有等位基因中的一个,也只是有同源染色体中的一条。另外,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根据画图和大家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什么结论?

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那么基因和染色体行为主要有哪些平行关系呢?

我们可以根据基因与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能够推论基因就在染色体上。这是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之一,叫做类比推理。在研究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方面,美国遗传学家萨顿应用类比推理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他用蝗虫细胞作材料,发现有一种蝗虫的体细胞中有24条染色体,生殖细胞中只有12条染色体。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又具有24条染色体。蝗虫子代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与双亲的体细胞染色体数目一样。子代体细胞中的这24条染色体,按形态结构来分,两两成对,共12对,每对染色体中一条来自父方,另一条来自母方。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