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
福建省漳州市芗城中学高中地理 1.1人口的数量变化教案 新人教版必修2第2页

  与出生率、死亡率的关系。

  3、利用图表分析、比较法引导学生概括世界人口变化在不同时期的特点和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人口增长的差异,理解相应国家不同的人口政策,完成读图思考。

  4、讲解人口增长模式的含义,借助图表、案例分析和讨论,认识不同人口增长模式的特征差异,启发引导学生对不同的人口增长模式的形成,转变进行深入阐释。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人口观,可持续发展观。

  2、进一步培养学生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从发展的角度看待问题的辨正唯物主义世界观。

  3、通过学习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我国计划生育基本国策的理解。

【教学重点】

  1、理解人口数量增长在时间、空间上的差异及其成因。

  2、理解三种人口增长模式的特点和转变的原因。

  3、培养学生良好的读图习惯,提高学生从地图中获取知识的能力。

【教学难点】

  1、人口增长模式的转变。

  2、比较两种"低增长率"的人口增长模式的本质区别。

【教学方法】问题引导法、讨论法、比较法、因果联系法、中心主线法、材料分析法、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人口的自然增长

(导入新课)1987年7月11日,世界人口达到了50亿。为了引起国际社会对人口问题更深远的关注,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决定从1988年起把每年的7月11日定为"世界人口日"。

  联合国人口基金组织公布的统计数字向人们展示了全球人口增长的历程:1840年只有10亿。1927年增长到20亿,1960年增长到30亿,1975年达到40亿,1987年上升到50亿,1999年达到了60亿。通过观察这些数字,同学们可以发现世界人口数量的变化具有什么样的特征?(世界人口每增加十亿人的时间越来越短,也就是说世界人口增长的速度越来越快)那么世界人口增长有规律可循吗?同一国家不同时期人口数量的增长特点有何不同?同一时期的不同国家人口数量变化又具有怎样的特征?原因是什么?这些问题就是我们这节课要解决的内容。今天我们就来共同学习第一节人口的数量变化。

【板书】第一节 人口的数量变化

(读图)请同学们读P2图1.1"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你能得到什么样的启示?

(学生讨论,教师总结)1999年10月12日,地球村第60亿居民诞生。联合国将这一天定为"世界60亿人口日"。通过这幅图片我们可以看出来这一个小孩之所以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就是因为,他们的降临人世,标志着世界的人口已经增长到了创纪录的60亿,这是一个相当庞大的数字,并且这个数字还在以每年7000多万的数量在继续增大,请大家计算到今年,世界人口已经大概达到了多少?(69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