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定风波》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定风波》教学设计教案第3页

  既是眼前实景,又何尝不是词人在官场多遭打击的写照。"何妨"句是前一句的自然延伸,徐行又吟啸,增加了挑战色彩。"谁怕"就更见词人坦荡胸怀。"一蓑烟雨任平生",既豁达,又无奈,人生遭遇挫折,像遭遇风雨一样自然,不必害怕,顺其自然,山头斜照自有到来之时。

  3.《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写了什么内容?

  答案示例:上片回忆旧游生活,下片抒发亡国后深沉的感慨。

  4.《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一词是如何运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展开奇妙的想象的?请简要分析。

  答案示例:词人运用浪漫主义的创作手法,在词中展开了奇妙的想象:以金波四射的转轮比月之圆,以重新磨光的飞镜喻月之新,更想到了举杯邀嫦娥,向她求教如何对付白发的欺辱,还想到了乘风直上万里长空,俯瞰大好河山,再飞奔月宫,砍去婆娑的桂树,让清光洒满人间。

  (二)品读课文,句段赏析

  1.《定风波》这首词的主旨句是"一蓑烟雨任平生""也无风雨也无晴",应该如何理解其深层含意。

  答案示例:第一句:不是写眼前景,而是想心中事,因为"雨具先去",当时并无蓑衣,"任"字含放任自由之意。"我"的一生就是顶笠披蓑在人生风雨中穿行的,对此,"我"早已习惯,泰然处之。这是何等的逍遥!

  第二句:表层意是写回头看狂风大作、风雨肆虐的情形,现在一切都归于平静。深层意则是他淡化、弱化甚至无视了所有的风雨。阴晴可以等同,盛衰荣辱,何足挂齿?利害得失,一并泯灭。这是何等的旷达!

  2.品味《定风波》中的"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答案示例:"竹杖芒鞋"表明自己被贬谪的处境,"轻"体现了词人闲散江湖胜过奔波官场,远离宦海险恶反觉一生轻松,自嘲的背后表现了词人旷达超脱的智者襟怀。"谁怕"起强调作用。"烟雨"一语双关,不仅指自然界的风雨,更指人生的风雨。一个"任"字,表现出苏轼面对风雨自信、自若的襟怀。

  3.说说《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中"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表达的意境。

答案示例:白天和朋友们在午桥畅饮,晚上围坐在杏树底下尽情地吹着悠扬的笛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