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定风波》教学设计教案
部编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优质课《定风波》教学设计教案第2页

  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靖康之难后,宋室南渡,陈与义也开始了流亡生涯,饱受国破家亡的痛苦,历经颠沛流离。他在南宋都城临安回想起青壮年时在洛阳与友人诗酒交游的情景,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三、朗读指导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四、诗歌大意

  1.《定风波》

  不用注意那穿林打叶的雨声,不妨一边吟咏长啸着,一边悠然地行走。竹杖和草鞋轻捷得胜过骑马,有什么可怕的?一身蓑衣任凭风吹雨打,照样过我的一生。春风微凉,将我的酒意吹醒,寒意初上,山头初晴的斜阳却应时相迎。回头望一眼走过来遇到风雨的地方,回去吧,对我来说,既无所谓风雨,也无所谓天晴。

  2.《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然还活着,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令人感慨的事,(都化作)渔歌在半夜响起。

  3.《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4.《浣溪沙》

  向着北方边疆一路前行,凛冽的北方吹散了骏马的嘶鸣,让人听不真切。在遥远的边塞,萧瑟的深秋季节,我的心久久不能平静。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五、合作探究

  (一)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1.《定风波》上片哪些词语表现了词人豁达的胸襟?

  答案示例:莫听、何妨、谁怕、任平生。

  2.《定风波》这首词,写眼前景,寓心中事,谈人生哲理。请结合词的上片,作简要赏析。

答案示例: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只"莫听"二字便写出性情,"穿林打叶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