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
《第17课:我变成了一棵树》教案教学设计(部编人教版三下语文)第2页

二、自主学习,自主质疑。(用时:10分钟)   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边读边想课文主要讲了什么内容。

  2.说一说自己还有哪些不理解的词语。

  3.选择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读读,要求读出体会。   1.学生借助文中拼音认真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标出课文的自然段。

  2.把自己认为难记的生字和不理解的词语做上标记。

  3.轻声读课文,画出生字在文中所连的词、多音字、优美词句,并读两遍。

  4.读中想一想:我知道了课文讲了什么故事?   1.我能给带点字注音。

  希望( ) 抓痒( )

  鳄鱼( ) 陈醋( )

  2.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这篇课文记叙了"我"变成________的感受,表现了______永远是最了解自己孩子的人,赞美了__________的温馨和美好。 三、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用时:20分钟)   1.交流整体感知:课文讲了什么故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2.交流自学生字词情况。

  3.展示生字词情况。   1.学生在读中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故事,说出读后的体会。

  2.小组交流。(字音方面:希、痒、鳄、醋;字形方面:状、狐、狸、丁、零、巧、克、肠、继、续、抬、秘、密)

  3.全班交流认记生字的方法。   3.看拼音写词语。

  xínɡ zhuànɡ hú li

  ( ) ( )

jì xù mì mì

  ( ) ( )

  qiǎo kè lì

  ( ) 四、展示汇报,拓展延伸。(用时:5分钟)   1.小组展示朗读课文。

  2.布置作业。熟读课文,想一想:你学得文中哪些想象有意思?   小组同学共同参与,选择喜欢的展示方式,把课文读给大家听。  教学反思 工具性和人文性的和谐统一是语文学科最基本的特点,在教学《我变成了一棵树》这篇课文时,我抓住课文中的重点词语,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并打破课文的编排顺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取得了较理想的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