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
人教版(新)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鱼游到了纸上》教学设计第2页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深入体会描写青年看鱼、画鱼的句子,学习抓住人物的特点描写人物的方法,感悟青年的品质。

  教学难点:联系上文对青年作画时的具体描写,理解"鱼游到纸上"和"鱼游到心里"的这两句话之间的深意及关系。

  (设计意图:课程标准关于阅读能力的要求----中年级:朗读、学会默读,能对课文不理解的地方提出问题;能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的意思,体会课文中关键语句在表情达意上的作用;能够借助词典与生活理解词语或句子的意思;能把握文章的大意。结合这一阅读要求我设计了以上教学目标,培养学生结合关键词句读懂文章的能力并体会其表情达意作用;培养学生学会抓住人物特点借助描写,来塑造人物的方法。)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引入,读题质疑

(一)、激趣导入,读题质疑

  1、欣赏鱼图(出示课件1)。导语:老师听说西湖有很多地方可以观鱼。而花港和精致小巧的玉泉都是有名的观鱼点,那里水美鱼肥、鱼跃人欢,是鱼快乐的家园。但今天我们要学的27课却很特别,是《鱼游到了纸上》,(师板书)生齐读课题。

(二)、读课题,初知文题之妙

  回想一下,当你刚刚看到题目时,你一定和老师一样感到惊讶,做了不少猜测。文章以"鱼游到了纸上"作为题目,究竟写的是什么呢?还记得当初的猜想么?

预设:生1:我还以为是童话故事。

  生2:我以为是写魔术表演。

  生3:我以为是写作者看到的一个奇怪的景象。

  师:是啊,大家都一样,被题目所深深吸引了。读到"游"字时,眼睛突然为之一亮。鱼竟然游到了纸上,按照常理,鱼只能游在哪里?是的,只能游在水里,而纸上的鱼只能画上去的。但题目偏偏就这样写了。好处是什么呢?引发我们的种种猜想和思考,让我们产生了急于读下去的欲望。这就是好题目,能让读者产生阅读的兴趣。(齐读课题)

检查预习,理解词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