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2019学年人教B版 必修三 3.1.3频率与概率 教案
2018-2019学年人教B版   必修三 3.1.3频率与概率  教案第3页

蒲 丰 4040 2048 0.5069 费 勒 10000 4979 0.4979 皮尔逊 12000 6019 0.5016 皮尔逊 24000 12012 0.5005 观察上表后,引导学生总结:

在多次重复试验中,同一事件发生的频率在某一个数值附近摆动,而且随着试验次数的增加,一般摆动幅度的越小,而且观察到的大偏差也越少,频率呈现一定的稳定性.

通过三组试验,我们可以发现:虽然,,三个数值不等,但是三个试验存在共性,即随机事件的频率随试验次数的增加稳定在某一数值附近.同时还可看出,不同的随机事件对应的数值可能不同.我们就用这一数值表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即概率.(引出概率定义)

定义可采用学生口述、教师补充的方式,然后可以投影此定义:一般地,在n次重复进行的试验中,事件A发生的频率,当n很大时,总是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随着n的增加,摆度幅度越来越小,这时就把这个常数叫作事件A的概率,记为P(A).

学生可考虑如下问题:(1)概率P(A)的取值范围是什么?

(2)必然事件、不可能性事件的概率各是多少?

(3)频率和概率有何关系?

其中重点是问题(3),应启发、引导学生总结出:在大量重复试验的前提下,频率可以近似地称为这个事件的概率,而概率可看作频率在理论上的期望值,它从数量上反映了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大小.

为加深对二者关系的理解,可以进行如下类比:给定一根木棒,谁都不怀疑它有"客观"的长度,长度是多少?我们可以用尺或仪器去测量,不论尺或仪器多么精确,测得的数值总是稳定在木棒真实的"长度"值的附近.事实上,人们也是把测量所得的值当作真实的"长度"值.这里测量值就像本节中的频率,"客观"长度就像概率.

概率的这种定义叫作概率的统计定义.在实践中,经常采用这种方法求事件的概率.

三、解释应用

[例 题]

1. 把第三组试验中的黑棋子减少10粒,即20粒黑子,10粒白子,那么摸到黑子的概率约为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