免费下载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
免费下载部编本二年级下册语文《15.古诗二首》教案教学设计第5页

  1.引导学生读古诗,有不懂的字词先提出来。(交流重点字词)(课件出示--标注)

  (1)毕竟:到底。

  (2)四时:春夏秋冬四个季节。本诗指除六月外的其他时候。

  (3)接天:与天相接。

  (4)映日:映照着太阳。本诗中映照的是朝阳。(从题目的"晓"字中可以看出)

  (5)别样:特别。

  2.指名学生说一说每行诗的意思,交流对诗意的理解。

  3.教师示范读古诗,让学生思考下面问题:

  (1)这首诗写的是什么?读完整首诗,在你的脑海里呈现的是一幅怎样的画面?(学生回答后,出示西湖荷花荷叶的美景图片)

  (2)此诗除了赞美西湖的"无边的荷叶,一片碧绿"外,还赞美了西湖的什么呢?

  (3)题目是送别,可诗人在全诗只写了景色,这是为什么呢?

  (4)作者写这首诗表达了什么样的情感?(点学生回答)

  4.教师指导讲解描绘诗句的意境,赏析"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这两句。

  5.赏读全文,指导背诵。   1.学生再读古诗,交流学习,结合课件给出的标注,理解诗句的意思。

  2.学生阐述每行诗的意思。

  3.学生思考后尝试回答:

  (1)这首诗是诗人杨万里在六月一天的早晨在西湖旁的净慈寺送友人林子方时看到满湖荷花荷叶的美景。

  (2)还赞美了西湖的"映日荷花别样红"。

  (3)诗人想让友人也记住这满湖荷花,记住他今天的送别之情。

  (4)描绘了西湖六月的美景,显示了大自然蓬勃的生命力,表达了诗人的欣喜之情,同时将对友人的祝福和勉励融入其中。

  4.学生自由朗读全诗,感悟意境。   5.判断下面说法是否正确,正确的画"√",错误的画"×"。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这首诗先叙述美景,再写诗人的感受,从而达到先实后虚的效果。( )

  (2)"接天莲叶无穷碧"既写出了荷叶之无边无际,又渲染了天地之壮阔,具有极其丰富的空间造型感。( )

  6.填空。

  (1)《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中,送别的时间是________,送别的地点是________,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整首诗描写了_______

_____________。其中写景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该句抒发了诗人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1.引导学生背诵古诗。

  2.教师了解学生的背诵情况。

  3.比一比,看谁背得又对又快。   1.学生自由朗读古诗,并尝试背诵古诗。

  2.学生比赛背诵古诗。 7.默写《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描写了西湖盛夏的美丽风光,通过对西湖景色的极度赞美,婉转表达了对友人的眷恋之情。在教学中,我鼓励孩子们在理解的基础上富有情感地多次朗读,努力将自己带入诗的意境之中,体会诗人表达的感情。同时通过情境画面导入,多媒体课件展示层层叠叠的荷叶连绵到天边,在阳光的照耀下荷花显得格外娇艳的影像图片,引导学生从景入手,从字词的理解以及诗的画面中,体会诗人描写"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的美妙之处。在课堂上,学生们各抒己见,表述了自己对诗的理解,收获了不错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