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
人教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记金华的双龙洞》教案第3页

  为什么喜欢?

  学生:用上了"时而""时而""时而""时而"这些词,写出了溪流的变化。(课件:将4个"时而"变色)

  教师:那谁能读出溪流的变化呢?

  你来读。

  教师:同学们来评价一下,他读的怎么样?

  教师:那你能不能把溪流的变化读出来呢?学生读。

  (学生读得好时,教师:你这一读,老师仿佛听见了溪流变换调子的声音。哪个同学告诉老师,为什么溪流会时时变换调子呢?学生:因为山势在不断变化。)

  教师:我们一起来读读吧!

  外洞:

  3教师:你还喜欢哪部分?

  学生:我喜欢外洞,(放图片)走入里面就仿佛走进了大会堂,在那里聚集八百或一千人开个会,一定不会觉得拥挤。

  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想象,我们全校师生有多少人,能想象出外洞有多大吗?(字幕)谁能读出外洞的大?一学生读。

  孔隙:

  学生一:我最喜欢孔隙这一部分。(课件:第4段的字幕)

  教师:你准备用哪种方式来交流?

  学生:我准备用朗读的方法来交流。学生交流。

  读了这部分你有什么感受?

  我感觉孔隙又窄又小。

  教师:从哪可以看出孔隙很小呢?

  学生:只容得下一只小船进出,两人并排仰卧,刚合适,再没法容第三个人。(出示课件)

  谁还有?

  学生补充:感觉要是把头稍微抬起一点,准会撞破额角,擦伤鼻子。(课件出示)

  找得非常准确。你是通过朗读体会出孔隙又窄又小的特点。

  教师:谁还想来交流这一部分?

  学生二:我们组是以画图的方式来介绍这一部分的。(实物投影)大家看,我把由外洞进入内洞上面的石头画得这么低,是因为孔隙很窄小,高度大概只有从人的腹部到臀部的距离。船很小,只能并列躺着两个人。船两头都系着绳子,从内洞里拉动绳子,船就进来,再从外洞向外拉绳子,船就出去。多么有趣啊!我想这大概是世界上独一无二的方式吧!

  内洞:

  教师:你还喜欢哪部分?

  学生三:我很喜欢内洞。

  你想以什么方式来介绍内洞?(谈体会)

  学生:进入内洞就好像置身仙境龙宫了。那里有蜿蜒在洞顶的双龙,还有千姿百态、颜色各异的石钟乳和石笋。

  教师:你为什么喜欢它?

  学生:因为它形状......,颜色......。

教师:你能不能用课本上的词来表示?(变化多端、颜色各异)